聽著張仲有一搭沒一搭的信口開河,太史慈哭笑不得。早就聽吳楚民風淫逸,今雖然沒有親眼見識,卻親耳聽到了。不過孫策在江東這麼受歡迎可不是件好事,劉繇就是來與孫策爭江東的,如果江東人都把孫策當項羽轉世,是鳳凰之身,那劉繇還怎麼跟他鬥。
“孫策不是劫了陽羨第一世家許家嗎,怎麼陽羨人還這麼喜歡他?”
張仲張了張嘴,沒話,過了一會兒,他忍不住了。“英雄,我就跟你啊,你千萬不能告訴別人。要是讓大帥知道了,我會掉腦袋的。”
“你放心,我一定不。”
“嗯,我相信你,雖然今是第一次見,但我覺得你是好人,不是那些一套做一套的偽君子。”張仲嘮嘮叨叨的了一通,太史慈幾次提醒,他才回到正題,把陽羨城裏的情況了一遍。
孫策搞倒了許家,但他沒有將許家的產業占為己有,他把許家的三百多頃良田都拿出來分了,不管是願意出去自首的山賊,還是願意應募征討的百姓,都可以拿到數量不等的賞錢或者土地,如果能殺死像陳敗、萬秉這樣的大帥,能賞三百畝地。三百畝什麼概念?能做一個地主了,吃喝不愁,所以現在陽羨城裏很多人都想割陳敗、萬秉的腦袋,消息暫時還沒有傳到山裏,但這是遲早的事。如果有山賊想回家,或者想戴罪立功,掙那三百畝,張仲是一點也不意外。
張仲得眉飛色舞,太史慈卻聽得一身冷汗,心情沉重。情況比他想象的更嚴重,孫策也比他預計的更難聽對付。三百多頃良田就這麼分了?怪不得山賊們士氣低落,他們都想回家種地吧,或者等著殺了陳敗、萬秉去領賞。就算他能用官職利祿鼓起陳敗、萬秉的信心,那些普通山賊怎麼辦?劉繇可沒有土地分給他們。
太史慈越想越不安,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他跟著張仲在山洞裏轉了半,也不知走了多遠,眼前豁然開朗,多了好多火把和人,陳敗、萬秉笑嘻嘻地看著他,大步迎了上來,拱手行禮,一左一右的挾著他,親熱無比。
“子義真是神勇,信手一擊而孫策潰逃。子義辛苦了,來來,我們略備薄酒,為子義接風慶功。”
太史慈連忙推辭。“二位大帥,慈愧不敢當,雖然抵近偵察,但寸功未定,不敢受賜。”
陳敗、萬秉相視而笑。陳敗道:“子義,你還不知道,孫策撤走了。”
“撤走了?撤哪兒去了?”
“不知道,反正他出山了,現在該到山口了吧,應該是回陽羨城。”
太史慈愣了片刻,將信將疑,但心裏卻一點也高興也沒有,隻有懊悔。孫策跑了,這可不是他的目標啊。“大帥,這會不會是疑兵之計,欲進先退,誘我們追擊?”
陳敗、萬秉如夢初醒,連連點頭表示同意。“還是子義謹慎,我們可不能大意,中了孫策兒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