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庸將,根本不通用兵之道。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事就遇上這樣的對手,周瑜心裏多少有些失落。就算擊敗陳紀也證明不了什麼。孫策為什麼能一戰成名?因為他擊敗的是赫赫有名的徐榮和西涼兵,而且是全殲。
對手太弱,勝利來得太容易,就沒什麼價值可言。
“將軍要擔心的不是陳紀,而是益州的劉焉。劉焉早有異誌,見荊州不安,他很可能會派兵窺境,趁亂取利。荊州未定,不宜與劉焉交兵,宜加強防範,讓其知難而退。”
周瑜搖著馬鞭,輕聲笑道:“如果劉焉敢來,豈不正合我意?”
“不然。”荀攸搖頭。“如果將軍有必勝之力,則宜誘敵深入,以逸待勞,斃敵於境內。可是將軍現在並無餘力,就不能輕啟戰端,而應該拒敵於境內,以示不可犯之意。將軍,這是你的首戰,首戰不僅要勝,而且要勝得幹淨利落。一旦頓兵堅城之下,又有外敵入侵,將軍左右支絀,士氣難免動搖,勝負難料。”
周瑜眨眨眼睛,笑了。“還是公達穩健,我有些輕狂了。就依公達。”
兩人商議已定,把鄧展等人叫了過來,安排任務。鄧展武功好,訓練出的士卒個人戰力較強,有著最為精幹的斥候。周瑜將他安排在城東,專門截殺從江夏方麵來的信使細作。婁圭文武雙全,有獨當一麵的才能,周瑜安排他獨領一部,直往巫縣,防備從益州來的敵人。其他人就在江陵城下,打造攻城器械,每日操練,做好攻城的準備,同時向城裏的守軍展示他們的戰鬥力,增加守軍的心理壓力。
諸將領命而去。
兩日後,鄧展首先有了收獲,他部下的斥候抓住了劉勳派來的信使,截獲了劉勳給陳紀的命令。看完由黃猗手書的信中洋洋得意的圍魏救趙之計,周瑜和荀攸相視啞然失笑。
周瑜搖搖頭,將命令扔在案上,不屑一哂。“真是書生之見,坐視江陵被困,卻去襲擊襄陽、湖陽,愚不可及。讓他在安陸等著吧,等我們拿下江陵,再取西陵,看他無路可歸,到綠林山落草吧。”
荀攸思索片刻,搖搖頭。“不能讓他在綠林山落草,必須將他就地殲滅。讓鄧展部待命,盡可能不要參與攻城,一旦拿下江陵,就讓鄧展部急行軍,奔襲劉勳,力爭全殲。通知黃忠、李通,請他們進入戰場,做好接應的準備。”
周瑜笑道:“調動黃忠、李通部,公達不擔心孫將軍我擅權了?”
荀攸搖搖頭,成竹在胸。“形勢有變,孫將軍必然留守南陽,以策萬全,江夏的戰事怕是要將軍獨力承擔了。既然劉勳出了城,就不能讓他再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