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這事不怨我(刀刀口打賞加更)(2 / 2)

朱儁無奈,隻得拱手道:“大王金玉良言,儁受益匪淺。”

——

宴會結束,朱儁將陳王送出大營,回到大帳,越想越鬱悶,扼腕長歎。

“上這豎子的當了。”

文雲和王敞知道他的是誰,相視苦笑。文雲道:“朱公,既然如此,這浚儀不占也罷,省下錢糧西去勤王。真要大戰一場,將士損失在所難免,撫恤和賞功都是一筆不的開支。我們搶收的這點糧食都未必夠呢。”

王敞也道:“仲流所言甚是。朱公,眼下兵力近十萬,如果錢糧不缺,勤王有望。迎回子,在洛陽周邊屯田數年,兵精糧足,形勢穩固,再東出不遲。”

朱儁歎了一口氣。“事到如此,也隻有如此了。仲流,你去找孫策。浚儀我就不攻了,勤王的事他不能再耍滑。要不然我讓他回去,還召孫堅來。”

文雲忍著笑,躬身領命。

朱儁心情不好,催文雲立刻去。文雲無奈,隻得連夜趕到孫策大營。孫策出營之後,先將陳王送到大營安頓好,又派人將刀和甲送到,請陳王和袁敏接收,談了一陣,回到自己的大營,正準備請郭喜和張紘來商量,文雲就趕來了,傳達了朱儁的意思。

孫策很委屈,連連搖頭。“仲流兄,好人難做啊。早知如此,我就不出這個主意了。當初我請他下令,讓我征收廬江、九江的錢糧,籌措軍資,他就是不肯。現在要錢要糧了,卻恨不得越多越好。仲流兄,我們父子在豫州有多難,你是想不到啊。我們從牙縫裏擠出糧食來支持他,他卻埋怨我們,你,這都是什麼事?”

文雲笑道:“將軍不必多慮,我們其實也能理解將軍的難處。太尉也不是有意為難將軍,他隻是憂心山東形勢,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曹豹已經聯絡陶使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陶使君對泰山郡發起攻擊,吸引袁譚一部分兵力,我們的確有機會拿下浚儀。隻不過正如陳王所,拿得下不代表占得住,這錢糧消耗太大,支撐不起。起來,若非陳王出麵,就憑我們幾個,真沒法服太尉。”

“能得仲流兄此言,我就是受再大的委屈也認了。”孫策拍著胸脯,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覺。“請仲流兄回複朱太尉,隻要朝廷詔書一到,我願為太尉前鋒,先進勤王,絕無二話。”

文雲打量著孫策,想從他的神情中看出一點端倪,但他失望了。孫策眼神堅定,一點也沒有作偽的意思。他不禁疑惑起來,難道孫策真是沒有私心,一切皆出於公義?

這年輕人,真有些看不懂啊。..

孫策命人取來一些新紙,送給文雲當謝禮,請他無論如何在朱儁麵前美言幾句。拿饒手短,文雲收了禮,又對孫策多了幾分同情。

趕回中軍,文雲將孫策的承諾回報朱儁,朱儁總算氣平了些。第二,他再次召集眾將議事,商量進軍浚儀的作戰安排,並讓五鹿聯絡於毒、苦酋,讓他們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