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五味調和(1 / 2)

陳溫是汝南人,算是名士,很自然的傾心袁紹,不把孫策放在眼裏。郭嘉對這一類人很不屑,一概斥之為蠢物。

“陳溫死不足惜,別毀了焦仲卿,刺殺這種事不是他的優勢。”孫策道:“你要注意對他的掩護。”

“將軍放心,就算你舍得,我也舍不得。培養一個刺客最多幾個月,好的坐探卻需要賦,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

“得有理。”孫策哈哈大笑。

焦仲卿去洛陽告狀不成,回來後就接受了郭嘉的邀請,成了廬江坐探。他因為擅離職守,倉曹吏的職務已經丟了,需要一個養家糊口的經濟來源,又想為陸康鳴不平,這個任務正中其下懷,工作很積極。他識文斷字,精於計算,為人又穩重,上手很快,成績也很顯著,郭嘉對他很滿意,已經升他為廬江負責人,將整個廬江的情報收集工作委托給他。為了保護他,他並不涉及刺殺、潛伏等陰私之事,而是光明正大的各種信息,通過書信的方式總結歸納,及時通報給郭嘉,就算陳登知道也無可奈何。

對揚州刺史的位置,孫策覺得還是暫時不參與為好。他現在的戰術是防守反擊,盡可能將敵人誘到汝南境內來打,主動爭奪揚州刺史與既定戰術相違背,而且沒什麼實際意義。不是腰裏有了揚州刺史的印綬就能控製揚州,還要有實力才校

他腰裏就有豫州牧的印綬,又能如何?豫州大部分世家豪強還是不鳥他。

“對了,查到許靖的下落了嗎?”

“查到了,在吳縣,依附吳郡都尉許貢,寄人籬下的日子不舒服,他有回來的可能。”

“如果願意回來更好,不願意回來也不勉強,這事與我們沒什麼大關係。你把重心放在揚州諸郡的太守和重要掾吏身上,將來我們取揚州才好對症下藥。”

“我明白。”

孫策和郭嘉話向來是三言兩語,簡潔明了。交流完情況,兩人便起了閑話。看著許褚、典韋兩個彪形大漢圍在黃月英麵前畢恭畢敬,郭嘉不禁莞爾。

“將軍,黃大匠很受歡迎啊。”

“那是靠她的本事掙來的。”孫策很是得意。黃家父女掌南陽鐵官之後,梳理了曆代的資料,很自然地發現了溫度對煉鐵的重要性,隨即又與各地的鐵匠交流,將有關淬火、滲碳等一係列分散在各人手中技術手段綜合起來,經過大量的試驗,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研究方向,站在了這個時代兵器製造的巔峰。

沒有一個武人不喜歡寶刀利刃,擁有這樣的獨門絕技,黃月英想不受歡迎都難。

“一介女子,也能讓許褚、典韋這樣的猛士俯首,若非親眼所見,誰肯相信啊。”

“這才是讀書饒光明大道。”孫策揚揚眉,哈哈大笑。黃家父女是他樹立的標杆,他當然需要不遺餘力的宣傳,讓黃月英拋頭露麵正是出於這個目的。社會發展需要知識分子,但不是那種讀了兩句書就以聖人後裔自居的知識分子。

“移風易俗可不是易事,沒有十年功夫很難見效。”郭嘉幽幽地道:“將軍有這樣的耐心,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耐心。”

孫策笑嘻嘻地道:“所以我們都要活得長一點,把控住局麵,做好舵手,別讓剛剛揚帆起航的大船偏離了方向,更不能讓海賊劫了去。”

郭嘉大笑,曲起手臂,亮出初見雛形的肱二頭肌。“將軍,我現在很結實的,半百之約一年也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