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坐而論道(2 / 2)

——

夜色降臨,孫策和周瑜換防,回到大營休息。

龐統已經安排好了晚餐,孫策卻沒有立刻吃,他要等黃承彥父女一起用餐。將台雖然比宛城的城牆高,但離得太遠,他看不到城裏的情況,不清楚巨型拋石機的攻擊效果,要等黃承彥來確認一下。

正在等待的時候,蔡邕來了。孫策很意外,卻還是起身迎接。蔡邕邁著方寸進了大帳,聞著飯香,吸了吸鼻子。“打擾將軍了。”

孫策哈哈一笑。“先生,你不就是踩著點進來的嗎?別客氣了,坐吧,待會兒一起吃點。”他一邊著,一邊將蔡邕讓到左手邊的尊席。蔡邕很滿意,謙虛了兩句便入了座,撫著胡須,很嚴肅地道:“我聽周公瑾,你曾和陸季寧討論過道?”

孫策眉頭微挑。“你剛才在公瑾營裏?”

蔡邕點點頭。“閑來無事,聽周公瑾頗通音律,便與他撫琴論樂,調整了一個《興亡百姓苦》的曲調。年紀,便有如此造詣,實在可人。”

孫策知道周瑜的音樂造詣高,甩他八條街不成問題。當初聽到《山坡羊·潼關懷古》,周瑜隻是幾句話的功夫就譜好了曲。以他的能力,和蔡邕討論音樂倒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隻是大戰在即,周瑜居然還有這等閑情雅致,實在大出他的意料。

“那先生有何指教?”

“你對張平子很是推崇,想必的是渾吧?”

孫策皺了皺眉。實話,他現在對討論這個問題沒什麼興趣,一是打嘴炮沒勁,引經據典他也不是蔡邕的對手——連龐山民都被蔡邕虐了,他更不校二是真沒時間,現在正攻城呢,隨時可能出現意外,兩一夜沒睡覺,他都不敢休息,哪有興趣坐而論道,些不著邊際的事。

“勉強算是吧。”

“那你知道渾之外,還有兩家學是什麼嗎?”

孫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中國古代文學的宇宙模型除了渾,還有宣夜和蓋,蓋出自《周髀算經》,宣夜就出自蔡邕本人。與渾、蓋相比,宣夜最大的特點是認為日月星辰不是在同一個球麵上,而是懸浮在氣中,也不存在一個固定的球,而是無限的。從某種程度上來,這一點是三種學中最道家的,也最接近後世科學的。

但是,宣夜的來曆一直不清楚,就連蔡邕本人也甚了了,內容更是簡略,無法計算,根本無法和其他兩種學相提並論。

孫策歪著腦袋瞅了蔡邕半晌。“先生既然到道,我想先請教一個問題,可以嗎?”

蔡邕胸有成竹地點點頭。

孫策的嘴角挑起一抹壞笑。“先生覺得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可以計算嗎?”

蔡邕不假思索。“當然可以,要不然要曆法何用?”

孫策斜睨著蔡邕,笑而不語。蔡邕愣了片刻,突然明白了孫策的意思,立刻又道:“人合一,政令乖張,則上示警,這些當然是不可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