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成功奪取了主動權,繼續不按套路出牌。他自己心理有數,別看他對三國史涉獵頗深,真要引經據典的討論經義,他絕對抓瞎。要想擊敗陸康,必須牢牢控製著討論方向,亂拳打死老師傅。
“明府君的楚是有雲之,還是有星之,如果是有星之,又是哪一顆星所在之?”
陸康再次愣住了,一時不知道什麼才好。“這……有區別嗎?”
“明府君量過嗎?”
“沒櫻”
“沒有量過,你怎麼知道沒區別?”
陸康皺起了眉,麵露不悅之色。“那孫君量過?”
孫策早有準備,再次反問,迫使陸康跟著他的思路走。“我如果量過,你信嗎?”
陸康啞口無言。他知道富春孫氏不以學問傳家,孫策雖然讀過書,但沒有拜過名師,充其量也就是識得幾個字,解得幾句經而已,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應付他,這才讓孫策進來,想讓孫策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學問。沒想到孫策一進門就咄咄逼人,連發數問,每每都在他意料之外,讓他措手不及。
“總不能孫君什麼,我就信什麼。”陸康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反唇相譏。
“對啊,不管我量過還是沒量過,明府君都不信,對不對?”孫策微微一笑,以退為進。“既然如此,我告訴明府君如何去量,明府君自己去求答案,明府君覺得如何?”
陸康冷笑一聲:“你的方法大概不出九章之類吧?這個不用你,我也會。我隻想知道,就算你能用這些方法算出高,又怎麼算地厚?”
《九章算術》在漢代已經完備,而且成為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很多時候就是算經的代名詞,陸康自然是知道的。在他看來,孫策所的方法無非是算經裏方田、少廣之類的算法。那些算法的確可以算距離,理論上也可以算高,但是,地厚你怎麼算?
陸康這個反問很犀利,避免了和孫策在有多高這個問題上進一步糾纏,直指要害。
“知道了高,自然就知道地厚。”孫策輕歎一聲:“不過,你如果抱著圓地方這種已經過時的舊論,那就談不起來了。明府君,我冒昧問一句,你聽過南陽先賢張衡張平子的渾嗎?”
陸康猶豫了好一會兒。“你是‘如雞子,地如雞中黃’嗎?我聽過,不過未曾做過研究,不敢妄言。”他有些不甘的瞅了孫策一眼。“孫君對張平子的學很熟悉嗎?能否講解一二?”
孫策歪了歪嘴,意味深長地笑了。“你又沒研究過,我什麼,你知道是真是假?”
陸康的國字臉有些扭曲,這話太傷人了。我的你又不懂,那還有什麼好的。陸康年近古稀,還是第一次被一個年青缺麵鄙視,而且這個年輕人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武人。
孫策遺憾地歎了一口氣,接著又道:“既然明府君對地之道不太熟悉,那我就換個簡單些的問題吧。夫子曾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敢問明府君,夫子可曾過以怨報德?”
堂上一片死寂,眾人有的麵麵相覷,有的結口結舌,有的則長身而起,怒視著孫策,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
周瑜心中長歎一聲。繞了半,孫策還是來打臉的。做了那麼多鋪墊,要聽的隻是這最後一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