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動作麻利點兒!”
“都留神著點兒!二小姐的陪嫁嫁妝,若是磕了碰了可仔細著!”
一個管事模樣的漢子在花府門前跑前跑後地張羅著,那關切的神情仿佛比堂內坐著的老爺和夫人還要多上幾分。
“老爺,剛才賬房差人來報說因臨時抬高出嫁酒規格需再添一筆銀子,這樣的話加上二小姐的嫁妝……”
“差多少命人補上便是,”花敬淩轉動著拇指上的玉扳指,微微含笑地打斷了上氣不接下氣的總管,“我花家二小姐出嫁,就算花掉一半家產也要辦得風風光光的。辛苦你了,老季。”
“奴才這就去傳話。”季伯垂首恭謹道,諾諾地頷首退下。
“老爺,若兒她……”夏芸正了正腕上的鑲金翡翠玉鐲,略一遲疑又向一旁的男子開口,卻被他伸手擋了下來。
“無妨。我知道是你擔心若兒,可若兒終是到了出閣年紀。何況沈家公子與我們若兒情投意合,斷不會委屈了她。柔兒不受教便也罷了,若兒能有個好歸宿也是好的。”
一旁伺候的蘭婆見狀勸道:“老爺夫人暫且寬心,大小姐也並非有意惹老爺夫人生氣。若說舍不得,奴婢是看著二小姐長大的,怎能不牽掛。夫人,二小姐出嫁您該高興才是。”
夏芸今日身著身穿粉紅色的繡花羅衫,下著珍珠白湖縐裙,腰間一條珍珠腰帶隨意環著,隻淡淡勾了下眉,頭發也隻是輕輕挽起,插上一圈珍珠釵,裝扮雖隨意卻不失莊重,還是忍不住用絹子連連拭著臉上斷續的淚水,隻是淚水如蜿蜒的溪水滾落下來,怎麼也拭不淨。夏芸似是說與旁人又似是勸慰自己:“若兒找了個好夫君,我自然高興……”
“娘?”一個柔弱的女聲在裏間叫著。
夏芸忙不迭起身推門進了房間,一陣十分熟悉的異香迎麵襲來。晞若的靈術越來越強,就連粉黛胭脂也遮不住身上那股獨特香氣。夏芸細嗅香氣,暗想自己不曾料到還未及香氣消失女兒便要出閣了,眼中不由得又泛起一陣酸楚。細看之下晞若一雙柳彎般的秀眉微蹙,雪白肌膚在紅色嫁衣的映襯下殊璃清麗,褐色的瞳孔閃爍著,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不知不覺女兒已是出落得落落大方。
“娘……”晞若朱唇微啟,努力擠出一絲笑容,“女兒不孝,已經不能承歡膝下奉養爹娘,還望爹娘好生珍重!”
夏芸聞言轉身與丫鬟顰兒一起幫女兒整理頭飾喜服,盡量不讓淚珠滾落到女兒的秀鳳嫁衣,又小心翼翼地從妝匣中取出鳳冠霞帔給女兒飾上。
“若兒,今日走後從此你便是沈家的人了,不能總想著母家。你若是在沈家過得好,我和你爹也盡可安心了。”夏芸似是下定決心一般,親手為女兒蓋上了紅布蓋頭。
“娘,我……”晞若剛要再囑咐幾句,就被外麵的一陣鳴炮聲打斷了。“夫人、二小姐,沈家的花轎到了,還請夫人和小姐從速。”蘭婆輕扣著房門,聲音略有些急促。夏芸聞言又不舍地望了一眼晞若,轉身快步閃了出去。
晞若透過紅布蓋頭隱約看得眼前一陣明暗晃過,這才發覺母親已不在房間,四周還似往常一般安靜。此刻就連一向最活潑愛笑的陪嫁丫鬟顰兒也靜立在一旁,和晞若一起聽著外麵客套應酬的人聲、桌椅挪動聲漸漸大了起來——是沈家公子前來叩拜嶽父嶽母了。晞若與這位沈公子隻有一麵之緣,還因自己的羞怯未敢仔細打量。此刻晞若手指裏不住地絞著手絹,結成了個結,又拆散開來;不一會兒,又扭成一個結,隻管將手指在那裏絞著。
禮數盡致,晞若由侍女扶著緩緩從房中走了出來。
隻聽一個男子高呼一聲:“新郎先行。”沈公子也已移步上前,與晞若一同在眾人攙扶下來到正殿。堂上雙親高坐,晞若與沈公子輕跪軟墊之上,向雙親拜別。
迎親隊伍從花府出來,一路鞭炮齊鳴,鼓樂齊吹地朝沈家出發。花家小姐的婚事是城中最引人興致和注目的話題,城中百姓也皆以能與花氏一族聯姻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