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婷婷在哪裏?(2)(2 / 3)

美麗的鄉村:我拿什麼來拯救你?——留守兒童,城鄉新文盲

作者:婷婷

現在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隻是問題的表麵現象,當然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也足夠引起有關部門,特別是中央高層的關注,因為這些留守兒童大多由爺爺奶奶撫養,或寄居在親戚甚至朋友家裏,他們從小就沒有享受到父母帶給他們的快樂,而爺爺奶奶這種隔代撫養和溝通、交流,無不打上舊時代的烙印。

“管不住呀!”我的一位親戚對我說。他帶了四個小孩,兩個兒子都在外麵打工,小孩從生下來一個月後就走了,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與孩子見個麵。

“管緊了怕他們的父母說是虐待孩子,管鬆了他們又出事。”這是他們的普遍心理和教育方式。

更為典型的個案是,我的同村論輩分算是老兄了,兒子一連在外麵打工十多年了,從來就不往家裏寄錢,但近幾年,每年都給他們夫妻送一個孫子或孫女回來讓他們撫養,一連送了四個了,兩兒兩女,分別是兩個河南女人生的。春節回家時,我看到村中坪裏幾個小孩在地上打鬧,一身水、一身泥的,這時,他的老婆抱著一個小孩子從另一個角落裏向我走來打招呼。

“你家幾個小孩?”我問。

“這些都是。”她指著坪裏的和手裏抱著的。我仔細一數,達六個之多。

“有兩個是我女兒的小孩,春節前放在我這裏住一段時間。”她告訴我,太辛苦了,真是沒有辦法,他們隻管生不管養,常住小孩有四個,丈夫在外打工,家裏還要種點兒菜,放養一頭牛,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她對著正在坪裏打水仗的小女孩說:“你幫我把她賣到城裏吧。”我知道,她這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如果城市裏的人真想收留她,她確實是會同意的。

我在農村裏的親戚多,春節走訪時發現,大多都是小孩跟著爺爺奶奶跑,沒有一個不是後背背一個,懷裏抱一個,兩邊衣角各牽一個的,並且年齡不差上下,大的七八歲,小的一兩歲。

“一天的生活如何安排,如小孩子的穿衣、吃飯、睡覺、上廁所等。”我問。

“那還不是由他們自己弄去,我如何管得了,我隻管抱在手裏的。”天呢!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就要自己獨立完成起床、睡覺、上廁所等所有複雜程序外,還要幫助其他弟妹完成這些複雜程序,這不是天方夜譚嗎?但是,我通過了解,你不相信也得相信,他們確實是這樣管理這些芸芸眾生的。豬狗命賤,他們還很少生病。

“還好,現在讀書不用交錢了。”我說。

村裏人告訴我,雖然現在讀書不用交學費,但其他的雜費還是蠻高的,如保險費、練習本費、搭餐費、補課費、考試費等,負擔還是蠻重的。一般的情況是,女孩讀到小學畢業,識得男女廁所,能夠算數領工資,就要出去打工賺錢。男孩子的父母倒是有心讓他們讀中學、大學,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脈,但近十年來,讀大學不包分配了,有些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大學生畢業後,反而找不到好的工作,也同樣與同村的人在一起打工賺錢,工資不見得高,於是,家長們對讀書的熱情就減少了五六成。

“讀個初中,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也算完成了父母的任務了。”

我家裏幾個兄弟考上大學那會兒,曾是我村裏讀書熱情最為高漲之時,大家紛紛將自己小學畢業、初中畢業的男丁花大價錢送到遠在百裏外的縣重點中學就讀,甚至還有一位家裏隻有兩個女兒的仁兄,也將自己尚在讀小學的女兒送到縣辦中學就讀,另一位仁兄硬將自己實在不願意讀書極端頑皮的男孩送到遠在新疆的妻舅那兒就讀,希望通過新疆的低分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