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調查組就鴻陵“工農聯盟”群體鬧事事件召開碰頭會,在家的省委常委和主管副省長、省政府秘書長和主管副秘書長都參加了,我也作為省紀委協助調查的一員列席會議。
先是鴻陵市紀委通報有關情況,省政府主管副省長和主管副秘書長先後補充發言。情況基本上與他們介紹的差不多,但幾個發言人都沒有過多介紹背後的原因,都是就事論事介紹情況。
叢書記和周省長都沒有發言,會議一時陷入沉默。
中紀委調查組的同誌要求其他同誌發表意見。張秘書長搶先發言(他已經在叢書記的關心下調任省委秘書長,升格為常委)。
張秘書長說:“同誌們,鴻陵‘工農聯盟’群體事件,愈演愈烈,群眾不滿意,中央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我作為鴻陵市委原書記,出現這種情況,感到很痛心,對鴻陵水電站改製和高爾夫球場開發背後存在的腐敗問題,有失察責任。我向中紀委、省委和全省人民檢討。”
張秘書長的開場白,態度很誠懇。接著,他話鋒一轉:“各位領導,我認為,鴻陵水電站改製工作之所以偏離了方向和軌道,導致國有資產嚴重流失,成為我省當前社會矛盾的焦點,激化了政府和群眾的矛盾,並且衝突和對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我想,關鍵原因還是出在我們一些領導幹部內部。原鴻陵縣委書記李鰍生,將國有資產賤賣給有關上級領導的親人,而且還挪用資金興建所謂安置房,實際上是高檔公務員小區和別墅,還強行征用農民林地搞一個高爾夫球場,導致群眾強烈不滿,聚眾鬧事,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以及我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李鰍生雖然被雙規,但他為什麼如此膽大妄為,肆意貪腐?誰在充當保護傘?靠山在哪裏?是誰批準一個縣城也勞民傷財建高爾夫球場,還堂而皇之標榜這是‘經營城市’?誰是鴻陵水電站的幕後既得利益者?相關責任人應該主動站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
張秘書長的發言,讓其他與會常委感到震撼。因為,大家都聽到了弦外之音,那就是他把槍口指向了周省長。周省長聽了,沉穩如常。也許他早就預料到,張秘書長會在會上首先跳出來,並且把矛頭直接對準他。他微微欠了欠身,開始發聲,從容而中氣十足,似乎早已預備好了盾牌。
“同誌們,我們身為黨的領導幹部,說什麼,都要實事求是,無論是對現象還是對理論。說到‘經營城市’這個理論,一直有爭論。也許是文化理念的差別,也許是我們長時間處於農業社會,總之,我們的城市經營理念不如西方,我們的公共服務係統總是跟在地麵建設的後麵,以至於今天你挖開路麵處理排水,明天他又挖開處理供水,後天我再挖開處理管線……總之,我們的城市就像一個大布袋,誰都可以隨便打開拉鏈,給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帶來了不便。因此,我們的經營理念必須改變,要以人為本,要有前瞻性。隻有如此,才可減少‘扒路軍’的存在,才可以杜絕今天建明天拆現象的發生。”
周省長一派指點江山的氣勢:“為了促進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質,城市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應該像企業家經營企業那樣,把整個城市的資本要素轉讓或者出售給經濟實體,以實現城市、社會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發展房地產、修廣場、建高爾夫,是經營城市的手段之一。鴻陵縣的經濟條件不錯,建一個高爾夫球場,雖然有點兒超前,從長遠來看,對縣城的經營發展、招商引資利大於弊。基於此,對這個項目,盡管我並未簽字批準,但是,我承認,我並未反對、阻止。沒想到後來會出現強行征地行為。”
省委副書記接過話茬,開始發言。他開門見山表明自己不敢苟同周省長的說法,他認為“經營城市”,說穿了,其實是拆房子倒地皮的代名詞,是變相的“政績工程”和“麵子工程”。
副書記早就看不慣周省長的老子天下第一作風,對他長期熱衷於作表麵文章、追逐政績的做法也非常反感。他繼續說道:“同誌們,我認為,所謂企業經營,都是以自我盈利為目的,而城市管理,應該以公共服務為主旨,所以不宜提‘經營城市’。這既是個理論問題,又是個實踐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不好,我們在工作中就會走彎路,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巨大損失。”
平時,副書記因沒有大的實權而處境比較尷尬,所以總是明哲保身,小心翼翼地避免和實力人物發生正麵衝突,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也是采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模糊戰略。可是,今天的形勢似乎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叢書記看來已經發起戰略反攻,中紀委也已經盯上周省長,勝局將定。在省委書記麵前,他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負起省委副書記的責任,與此同時,也借此機會狠狠打擊一下周省長的囂張氣焰,出出心中憋屈已久的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