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的孩子(2)(3 / 3)

對孩子們說的,我既希望是真的,又擔心孩子們理解錯了大人的意思。我想找一個大人問一問,可又沒有合適的人。晚上,我在床上翻來覆去,想了許多。最後,我決定通過旁敲側擊,來探明真相。

早上一起床,我就對大橋媽說:“我感覺不舒服,想到劉家寨劉醫生那裏去看看。”大橋媽說:“吃了飯,我陪你去。”我說:“不用了,我知道路。您在家看長憶吧。”大橋媽臉色突然變了,說話支支吾吾:“那……你早去早回。孩子離不開你。”

吃了早飯,我就一個人上了路。出村不遠,慧英媽就從後麵跟上來了。她若無其事地問我:“陳阿妹,你到那裏去呀?”我說:“到劉家寨劉醫生那裏去看病。”慧英媽說:“喲,那我們同路啊,我也去劉醫生那裏。”我問:“你病了?”慧英媽說:“恩。”我想,她可能是大橋媽叫來監視我的,同路走了一會,我就對慧英媽說:“大嫂,我感冒了,你到劉醫生那兒幫我開點感冒藥帶回,我就不去了。我怕家裏人照顧不了孩子。”慧英媽說:“好吧。”於是,我掏出兩元錢給慧英媽。慧英媽不接,說回來再給。

通過這次試探,我猜測娜娜和石頭說的,十有八九是真的。因為大橋媽再也不像原先那樣強行“陪”我了。我尋思著,準備再找一個理由到鎮上去一趟。那天,我教石頭他們學習唐代詩人杜牧所作的《清明》。我在“黑板”上寫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教孩子們讀了片刻,就讓他們背誦。石頭很快就背熟了。其他幾個孩子還在望著“黑板”,學著我抑揚頓挫地專心致誌地邊讀邊背。小五發音不準,老是將“雨紛紛”讀成“雨渾渾”;我幫他糾正了,過不了一會,他又“渾渾”起來。我說,小五,你怎麼老是“渾渾”的,不能清醒一下嗎?幾個孩子發出咯咯的笑聲。我發現石頭沒有笑,悶悶地站在那兒,像是有什麼心思。

我問道:“石頭,今天怎麼勒?好像不高興。”

石頭低著頭,不作聲。

“爸爸媽媽打了你?”我走過去撫摩著他的頭,關切地問。

石頭搖了搖頭,還是不說話。

“有什麼事告訴姐姐,姐姐幫你。”

“姐姐,你是不是馬上要走了?”石頭仰著頭,盯著我問。

“誰跟你講的?”

“村裏人都說你要走。”

“石頭,你告訴姐姐,村裏人為什麼這麼說?”我環顧四周,見沒有大人,繼續問石頭。

“都猜到你要走。”

“村裏人還說了什麼?”

“不知道。”石頭又搖頭。

“石頭,以後村裏人講了我的什麼事,你就來告訴我,好嗎?”

石頭連連點頭,接著問我:“姐姐,你真的要走?”

“你不想讓姐姐走?”

“我想跟姐姐認字。”

我拍了拍石頭的腦袋,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