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被一名外院弟子領著去安排住處。路上得知這名弟子叫劉珍,進入外院剛兩年,因資質平平修為一直卡在化體境,與他一起來外院的弟子大部分已是進了山門之中。劉珍倒是為人和善,將外院中一些規矩和情況講了。原來這雜役弟子是新進外院弟子中最低的等級,平常隻是幫其他靈麥種植、靈礦開采等專職外院弟子做些雜務。好在外院長老講經授課,道藏殿的書籍借閱等倒是與其他弟子一般無二。
隨著劉珍講些外院之事兩人也是來到了雜役弟子居住的地方。這裏有著五六排茅草屋,都是用鬆樹和茅草搭建而成,雖然簡陋但甚是牢固。雜役弟子不多,房屋有著剩餘,楊晨隨意選了一間。小屋中有一張床,一張木桌和一把椅子和被褥、燈盞、銅鏡、梳子等一些生活所用的雜物,配備倒是齊全。劉珍道:“你收拾一下,以後便要住在這裏了。明日會有專職弟子前來找你,你隻要完成了他們交代的事便可以得到任務分值,你可以靠這些分值到道藏殿中借閱一些修行典籍,等你修為突破了化體境或是具備了獨自種植靈麥、種植靈藥或開采礦石的能力便是可以變成專職弟子,那時便能夠搬到專職弟子的居住區了。”楊晨道:“多謝師兄教誨。”
劉珍見楊晨年輕氣盛,又道:“你千萬不要招惹那些專職弟子,若不然你便得不到任務分值了。更甚者被他們經常欺辱,在這外院中便不好過。”楊晨尋思,這九鼎門外院中竟然也會弟子欺辱弟子,與那豐隆縣倒也沒有什麼分別。劉珍交代完了便告辭而去。楊晨將房間灑掃了一番,較之前幹淨了許多。楊晨看著甚是滿意,畢竟有了自己的蝸居。日近黃昏,外出完成任務的雜役弟子回來,見到楊晨紛紛前來打招呼,楊晨以禮相對,這些弟子倒不注重這些,時而會爆出粗口,小聲罵那交給自己任務的專職弟子。有的說專職弟子驕橫跋扈,讓自己做一些難堪的事。有的說專職弟子小氣,給自己的任務分值太少,有的倒是大讚專職弟子,說是為人謙和。人來人往,有些雜役弟子與其說是來與楊晨打招呼,實則是來與其他雜役弟子閑聊的,折騰到月上樹梢方才散去各自休息。楊晨心中暗盼明天能遇到一個好一些的專職弟子。
楊晨等眾人散去後便盤坐在床上進行修煉。他已經鞏固了感知境,但仍然沒有弄清那若有若無的兩種元氣。感知境一旦鞏固便要引導元氣進入經脈打通周身十二條經脈,六百七十個氣穴方才算感知境圓滿。楊晨所能感知的元氣有著七種之多,打通經脈氣穴卻隻需一種元氣便可,常學道所長者青木之氣,故此讓楊晨用青木之氣打通經脈氣穴。常學道臨別前給了自己一本書籍,叫做《青木典》,要自己勤加練習。這是常學道曾經修煉的煉體功法,原是九鼎門高階的煉體神功,隻有達到洞物境之後才有資格參閱修煉。常學道一心想讓楊晨不同於其他弟子,故而給了他這本手抄本。
《青木典》中有著導氣之法,能夠幫助楊晨打通經脈穴道。楊晨凝氣感知元氣,將意念全部放在木元氣上,過得一會身周便是有著青木之氣彙聚。打通經脈和氣穴關鍵在於首先打開丹田氣海,而這青木典上所記首先要打通關元穴,然後一路向上打通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至此丹田氣海形成。氣海形成便可引導元氣進入氣海之中儲存,氣海之中元氣愈厚打通經脈氣穴便是愈快,而打通的氣穴愈多吸納儲存元氣便是愈快。楊晨意守關元穴,將那青木元氣向著關元穴導引,木元氣皆是向著關元穴彙聚而來,過得片刻竟是在關元穴的位置形成一個木元氣渦旋,木元氣渦旋形如氣鑽向著關元穴中衝撞,時刻一久楊晨便是覺得關元穴處痛如針刺,久而麻痹。但楊晨將意念一直注守在關元穴上,意存觀想關元穴便是一個風眼,要將那木元氣吸入。過的兩個時辰,楊晨感覺疲累已極,關元穴處的疼痛複又出現,竟是比之前又猛烈上許多。正自疼的額頭冒汗,卻感覺關元穴處如那鐵針穿過皮囊開了一道口子,有著一股清涼的氣流進入,那疼痛也是戈然而止。關元穴中似乎有著一股氣流遊動,並且在不斷的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