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後山東峰上但見明月高懸,鬆濤陣陣,山岩上留下自己孤單的身影。楊晨擇了一塊山岩坐下,凝目向山下看去,山澗中霧氣彌漫擋住了視線,卻見霧氣隨著風勢翻卷流動,一經吹散複又凝聚,輕盈放蕩,厚聚凝滯,變化萬千。楊晨正自看的出神,不知何時身側已是多了一個身影,常學道瞬間遁空而來。見楊晨未曾發現自己,口中輕聲道:“盤膝而坐,五心向天,心意內視,感知萬千……”楊晨頓時回過神來,心中明白這是師父在傳授功法口訣,依言盤膝坐了下來,閉目內視。九鼎門的功法注重心意相通,天人合一。忘我而感知萬物。楊晨按照常學道傳授的功法口訣,循序而進,一盞茶的功夫已是物我兩忘。
過了一個時辰後卻見楊晨的身周慢慢的有著氣息流動,便是那天地間的元氣被楊晨引動而至。天地元氣種類繁多,但第一次感知到的元氣便是今後修煉的取向了,感知種類越多,感知力越強對於元氣的操控能力便是越強。常學道看著甚是欣喜,楊晨的領悟能力遠過常人,隻是這一個多時辰便是能夠引動元氣,在修行的弟子中來說少之又少。自己當年生性頑劣,不喜這打坐之事,被師父逼著三次之後才感悟了元氣。等他回過神來,已見楊晨的身周凝聚了元氣流,元氣流紛亂不能融合,仔細分辨竟是有著七股,月光下但見青、赤、白、黃、黑五色,分明是木、火、金、土、水五種元氣,還有著兩股卻是看不出顏色分不出屬性。常學道頓時驚訝萬分,能夠感知到五行元氣的百年之中能夠出現一個都是不易,何況楊晨除此之外還能感應到兩種元氣,這樣的天賦卻是百年難尋。雖是震驚,但他始終洞察著周圍,以防出現意外影響了楊晨感知,如果在感知之時受到影響,輕者昏暈,重者卻是再難進行感知。
楊晨心神守一,外界的變化一一反映在自己的心頭。時而出現高山、時而出現黑海、時而出現太陽、時而出現花草樹木、時而出現金鐵之物,還有著兩種東西隱隱約約的一時竟是說不清楚。按照師父傳授的功法,此時自己看到的東西便是代表一種元氣,欣喜的是自己能夠感應到五行元氣,遺憾的是有兩種自己竟是感應不清楚,反複運功都是不能感應清楚另外的兩種元氣,隻得緩緩收了功法。常學道凝視著楊晨微微而笑,現在終於是鬆了一口氣,楊晨感應成功,已是進入了感知境,隻要打通經脈便是可以修習功法進行化體了。
楊晨睜開眼來掩飾不住心頭的高興。常學道笑道:“隻是一點皮毛而已,不值得如此。離開之前每日半夜你到這裏,我教你一些功法。三日後啟程去那門派外院進行基礎修煉,你要將家中事宜安排好了,免得牽絆。”楊晨到底是少年,初次嚐到了修煉的好處,聽到常學道要將自己帶入門派心中大喜,連連稱謝,倒是未曾想那離別之苦。
日升月落,轉瞬即逝,三日在楊晨廢寢忘食的修煉中度過,元氣感知已是鞏固,常學道傳了楊晨吸納元氣入體的法門,這要慢慢打通全身氣穴,六百七十個氣穴要全部打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學道要將楊晨送入門派外院既是門派向來的規矩,也是不願每日被楊晨所牽絆,心要等楊晨在門派外院突破了基礎境界再行教導,原來的他收的幾個弟子便是被常學道這樣耽擱的。楊晨將實情對羅素說了羅素雖是萬般不願,但看楊晨一心向往,再者進入仙山門派是何等的機緣,卻不想因為自己而耽誤了孩子,與楊晨依依不舍垂淚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