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陳擎身邊之人,竟然是姑姑母妃的故人,陳康隱隱地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共同的利益!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恨情仇,人家不說,自然不好出言詳詢,陳康認為,隻要不影響自己的大業,且有一定的幫助作用,這樣一個大安泰首屈一指的武道高手相助,何樂而不為?!
瞄了一眼上座的姑姑一眼,陳康嘴上應道著“是是是”,又將目光瞟向滿臉核桃紋路的孫公公。
“公主說的是,說的是。”應著,孫公公與陳康的目光不期而遇,臉上不喜不惱。
“哦?想法相同,孫伯您可有高見?”
對於姑姑給予這閹人以“孫老您”這樣的尊稱,陳康不置可否,卻是很在意他們能給予一個不錯的建議,如是,很是期待。
“哪有什麼高見,獨來獨往慣了,對於行軍打仗早已失去了興趣。”
孫公公苦澀地笑笑,陳康分明看到他眼中的那份落寞,這樣的感情流露,有些像是自己戰敗於京都城那時的心態,不由得很是疑惑,這閹人難不成還曾經是一位戰將?
果不其然!
“孫伯謙虛了。”太平公主咯咯笑著輕輕把玩著手中的茶盞,“您也知道,陳擎想要收回霍州的決心絕對不低於我們堅守霍州的決心,就以他的個性而言,豈會將霍州拱手讓予他人?如此,爭奪霍州之戰將會越發嚴峻,而打擊到派來將士的信心,直接影響到我們駐守霍州有多久,更會影響到我們將來能夠走多遠。”
一席話,份量很足!所表達的意思不再是模棱兩可,一陣見血地指出,這將影響到很遠,就差沒有說出生死了。
猶豫良久,冷下臉來的孫公公這才回應:容我再想想!
這樣的說法,傻子也能聽出他思想鬆動地意思。
計謀人人會使,這閹人有何謀略,還比姑姑還要老謀深算?轉動著念頭,陳康很是高興,霍州之行可謂是收獲巨大,京都城的那一場戰役倘若有姑姑在身邊出謀劃策,最不濟,也不會落得如此狼狽,想著,由心地歎了一口氣。
“都到這般時候了,你這又是歎的哪門子氣?”太平公主聞聲,很是詫異。
“想著,年前來霍州就好了,如今豈會如此艱難?”陳康心有所感,實話實說。
“想多了你!京都叛亂一役,就是個基礎之戰,沒有那一役就沒有現如今的動蕩不安,萬事講究個水到渠成,你就是第一個將禍水引到都城之人。”
這閹人竟然是如此想法,陳康有些不服氣,為何叫京都禍亂?為何將罪名加罪到了己身之上?老榮親王就不算數了還是慶親王就不算數了?想著,卻是笑吟吟地問道:“孫……孫老您是要以何手段對壘來犯之兵?”
“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