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娘走到前麵,眼睛一閉,在最下麵一層隨意點了一個。
木刃取了過來,匣中分成了六個隔層,拿出了一個隔層的一張紙條。
王三娘想,這恐怕就是選中一匣之後的難易程度吧。
“此題為一道字謎。
借闌幹東君去也.霎時間紅日西沉,燈閃閃人兒不見,悶悠悠少個知心.”木刃打開紙條,讀了謎題。
王四娘想了想,已經有了答案,回道:“澗水西流去,騰空紅日出。”
“借闌幹東君去也.霎時間紅日西沉,燈閃閃人兒不見,悶悠悠少個知心”的謎底是個門字。而“澗水西流去,騰空紅日出”的謎底也是個門字,真是好才情。
木刀挑眉,聽聞琅琊王氏詩書禮儀傳世之家,眾士族之首,雖經過淝水之戰謝家拔地而起,現也是王謝兩家並首。這女郎小小年紀,便能以詩答字,雖是最簡單一題,但以她的年紀,卻也可以看出琅琊王氏的底蘊,一個家族的未來在於幼童,從這孩童的身上他就看到了一個百年世家的優秀之處。
木刃依舊麵無表情,沒有詫異,也沒有讚賞,又看向了王三娘,“這位女郎,請選題。”
王三娘看向算術位置的那一排木匣,指了指自己眼前的的那一個“麻煩木師傅了。”
木刃打開了木匣,手正準備往第一個伸的時候,木刀笑著說道:“琅琊王氏,百年傳世,別把他們的謙虛當成無知。”之後又話有所指,“想必她知道也不希望我們因她壞了規矩吧,我們已經讓過了。”
木刃原來拿第一層的紙條的手移向了第二層。
“請女郎聽題。
此題出自《九經算術》原書第五章第二十頁第三行:今有人持米出三關,外關三而取一,中關五而取一,內關七而取一,餘米五鬥。問:本持米幾何?答曰:十鬥九升八分升之三。術曰:置米五以所稅者三之五之七之為實,以餘不稅者二、四、六互相乘為法。實如法得一鬥。”
王三娘回憶了一下,她看到過這一題,這一算法她也有些了解,在心中算了片刻,問道:“可否給我紙筆一算之。”
“可。”
在木刃剛說可的時候,木刀已經早早的放好了筆墨紙硯在一張小桌上,然後又放了一根香,點燃。
“一柱香燃盡,此題未答出,便視為失敗。”
然後請王三娘到了小桌處。
蕭十二娘看著王三娘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計算,自己也在心中默算著,五分之二的香燃過去了,蕭十二娘得到了答案十鬥九升八分升之三。蕭十二娘看向了蕭十四娘,看她的樣子,便也知道她已經得出了答案。五分之三的香燃了,蕭十四娘忽然臉色明快,蕭十二娘便知是已然算到答案。
香快燃盡了,王四娘看著還在一直拿著紙筆計算的王三娘,眼中有些著急。
忽然王三娘臉上露出了笑容,“十鬥九升八分升之三,不知可對。”
她相信她沒有算錯,她還重複算了回去也是正確的。
木刀臉上露出了笑容,“恭喜這位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