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適逢其會(2 / 2)

華鴻山點了點頭,應道:“是啊!我正苦思如何應付此困局。”

“糜蘭其人雄心勃勃,近兩年來攻下的城池不下十餘座。此次其派大將紀濁率三萬虎狼之師,直奔此地而來,隻怕其取留城、安陵之心已昭然若揭了。”

“是啊!你來此處,可有何目的?”

“我家主上於月前剛取留城,聞安陵城主世之賢人,體恤百姓。安陵在其治下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不忍來取。而今突聞紀濁來襲,知他若不取,早晚必被人取之。主上有爭雄天下之意,故遣我來希望能買下安陵城,並承諾‘厚待百姓,一切照舊’。”

華鴻山聽後不禁啞然失笑道:“你可知糜蘭此次行軍而來,軍力幾倍於你,李迎風自己都自身難保,還有心情惦記上我的城池了!”

“我家主上曾言‘滅紀濁不過抬手間’,他遣我來是希望滅了紀濁後,能買下安陵,並與將軍約法三章,共創太平盛世,同時會出榜安民,以示天下!”

華鴻山聽到此處,低頭沉思半天,終於下了決定說道:“真如你所言,我願將此城獻上。不過前提是你們有命活過紀濁大軍。”

尚方聞言大喜,說道:“將軍放心,不久之後,你便可收到消息了。不過我家主上希望在我離去之後,你能出個告示就說‘我家主上已與你經約法三章善待百姓,待破敵軍後,你獻上安陵’。”

“你家主上若真有愛民之意,此事我自然辦到。”華鴻山點頭應道。

尚方離去之後,華鴻山果真依之前協定,貼出告示知會全城。

安陵百姓看到告示後爭相轉告,因此不到一日,全城皆知悉此事。百姓心中不舍,紛紛圍聚在城主府要其收回成命。

張環乃華鴻山身邊的得力大將,隨其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他得知此事後,也是心中不解,便出口問華鴻山道:“將軍為何應承此事呢?若他們果真擊退紀濁大軍,我們再反悔固守此城也可啊!”

“愚人之見!首先,此舉乃不義之事。其次,若他們能擊退敵軍,那便真如其言,他們隻是因為我施仁政,不忍攻城,我若反悔,他們師出有名,不戰必敗。最後,誠如方才使者所言,安陵他們不取早晚有人來取,那何不早日將其送於有德之人手上呢!這樣一不至於生靈塗炭,二也可給我等留個體麵。”華鴻山解釋道。

張環聽後始知華鴻山誌懷甚遠,心中佩服同時,也是暗叫慚愧,便不再多言。

華鴻山見門外停留如此多人,無奈出門語重心長解釋一番道:“諸位鄉親父老,你們實不知糜蘭派大軍往我這邊而來,安陵安危已迫在眉睫,我並無信心可保爾等平安,新城主立誓率先破敵,並厚待百姓,若真如其言,我心可安。況且我已允諾此事,難道你等教我做那無信無義之人?”

眾人聽後,雖心中不舍得,但也釋然了,心道:事已至此,便隻有希望新城主真如華鴻山所言的仁德之人才好!

華鴻山回府後,整天都吃不下飯。一直擔憂李迎風會兵敗,若其兵敗安陵必失,糜蘭軍隊免不了燒殺搶掠一番,到時百姓又枉遭禍害。心中感歎道:“僅憑八千兵馬,又是剛組建起來,沒操練多久,如何退敵!當時應跟使者說讓自己出兵相助才是!”

正當李迎風無奈不可攻取安陵之時,紀濁慷慨施助,率軍而來,幫其義取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