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宅在老宅(1 / 2)

春季的晨曦帶著詩韻的厚重質感,在南國潮汕大地的錫場鎮上,市集熱鬧的人們用現代性的集市生活為這詩韻注入豪邁的內容。

市集的吆喝聲已經成為上年紀人的記憶,眼前的這景象就是爺爺給孫兒女買早餐油條也懶得從摩托車上下來,媽媽趨早到集市撿漏也戴上口罩。顯然媽媽不是因為撿漏生怕外人認出來,而是今晨的pm2.5達到嚴重的每立方米21微克。

這隻是神州大地上的一個普通小鎮,這個小鎮每天卻都在發生著n兆流量的故事,而且還是小流量標準的那一種。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從集市往北約一百米,再朝東約七十米,朝北約一百一十米,東拐約五十米,北轉略微西轉約兩百米那間老宅開始,時間就定在這個帶著厚重詩韻質感的清晨。

老宅的的窗戶狹小,光線很暗,老宅外已經是很明亮了,宅頂上的瓦簷上還映著一抹紅霞,老宅裏卻是昏暗的,不過,從那手機映照的光線卻能見到一張眼睛裏布滿血絲的麵孔,淩亂的頭發和胡茬子更讓這張麵孔充滿了文藝範兒。這張文藝範兒的麵孔就屬於這個真實故事的主人翁林岱基的。

“正在思考,如何攻克地心引力??”從林岱基手裏的手機裏傳出來的聲音非常熟識,隻是一時想不起從那裏聽到過的而已,但從林岱基那全神貫注盯緊觸屏的表情,他此刻應該是在思考如何攻克地心引力的問題。

老宅的木質門鎖匙孔響起了?蟀的響聲,顯然有人在開門,但這並沒有引起林岱基的注意,或許他對地心引力過份的入迷,又或許他對這開門聲已經習以為常。

開門的是林媽媽。林媽媽並沒有住在老宅裏,早些年,林家已經喬遷新居,一橦四層樓的小洋房。林岱基性格孤僻一些,而且患有環境接觸性心理障礙,那怕是自家的新居,也不樂意住,所以單個獨居於老宅。

林媽媽是從集市買完肉菜給兒子送來的。說來也真讓人不省心,三十好幾的人,弟妹的兒女大的都十二歲了,林岱基卻沒有婚姻沒有事業,而且心安理得地加入了啃老一族。林媽媽每天清晨都會給林岱基送來一天的肉菜。

“昨天的肉又沒吃!”林媽媽打開冰箱,發現昨天買的豬肉碎還在裏麵,不禁帶著埋怨與歎息地咕噥一聲,然後揚起嗓門朝著裏屋的林岱基叮囑一聲:“今天要把肉碎煮了,別又放壞了!”

“哦!”林岱基應了一聲。

但那聲音的分貝量,林媽媽肯定是聽不到的。

這情形,看來林岱基距攻克地心引力應該是不遠的了。

林媽媽囑咐完往冰箱裏擺放好剛買的肉菜,本想返回小洋房新居以做兒孫輩的早餐,可剛返步轉念一想,生怕兒子又不做飯,隻好拿起桌上的鍋準備為兒子做飯。

林媽媽打開鍋蓋,鍋裏還有發餿的菜粥。這不是炎熱的夏季,鍋的鹹粥都能放餿了,看來兒子昨天到現在應該沒吃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