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中期的一天之內,小戰不斷、大戰時有。休戰不多久,烽煙又起。莊子和學生們都疲倦了,麵對烽火連天的場麵都見怪不怪了,在這習以為常的生活中,莊子越來越感到生命意義的深奧!也越來越感到困惑,什麼時候戰爭能平靜下來?什麼時候國家能安康?什麼時候……
看著戰亂的社會,他不免為惠子擔憂起來,這樣的場麵他一個文弱的宰相能撐得住嗎?每每望著天際裏飄逸的雲,不知道它們可能捎去我的牽掛嗎?莊子望著雲朵深深地吸氣,然後慢慢地呼氣,腦海裏血雨腥風的戰場漸漸地平靜,嘶唉的戰馬聲也漸漸遠去。
今天,莊子要繼續給學生們上課。莊子說:“吳王有一次乘舟溯江而遊,來到一座眾猴聚集的山前。吳王被山上好玩的猴子吸引著,從舟上下來登山看那些猴子們,想看個仔細,眾猴見有人過來,十分害怕,紛紛逃向山上樹林之中去了。唯獨有一隻猴子,十分膽大,不但不逃跑,而且來回跳躍於樹枝之間,向吳王賣弄它的靈巧。吳王一看,這簡直是挑釁,十分生氣,便拿出箭,搭上弓。可連射數箭,都被那猴子很敏捷地避開了,還不時向吳王嚷叫。吳王大怒,這還得了,竟敢藐視本王,便命隨從們百箭齊射。可憐那靈巧的猴子,頃刻之間便喪命於亂箭之下。
吳王陪隨張仲說:“大王,這隻猴子,恃其靈巧,誇其敏捷,十分可愛,你也是登山前去觀看,為何又要射殺它呢?”吳王說:“可愛倒是,我不喜歡它的自大,還敢傲視我,我豈能容它?你也要當心點,不要在我麵前賣弄你的智慧。”張仲聽罷,冷汗直冒,連連說:“豈敢!豈敢!”
莊子說:“下麵,大家討論一下,人生是賣弄智慧好呢?還是不賣弄智慧呢?”
教室裏一片寂靜,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先生說的都是人生處世哲理,該如何回答,如何討論,怎樣入題,應該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幾個學生急得麵紅耳赤,抓耳撓腮,不知怎樣……
莊子看著滿臉疑慮的學生們,由衷地說:“當今天下之士,紛紛埋頭於是非之辯、熱衷於利祿之場,而喪失了作為人的真精神。一個人,如果沒有精神上的自由,活著就如同牲畜。有了精神上的自由,即使貧困潦倒,也是上上真人。上麵的問題,我今天告訴大家答案了,請回去後三思吧,下次授課時我和大家分析。”
中午,在草舍裏小憩的莊子,突然被子章喚醒,“學生是來和先生辭行的。”
“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啊?”莊子問。
“我想到衛國去。”
“你到衛國去做什麼事情呢?”
子章說:“我聽說衛國君主體格強壯,年輕氣盛,行事總是自以為是,獨斷專行。而且輕率地處理國事,更不知道如何去反省自身這種輕率所帶來的過失。學生我常常聽先生教導說,對於已經治理得很好的國家就不必再前去出謀劃策,反而應該到那些處於亂世的國家去鍛煉鍛煉,就像良醫門前病人必多一般。所以,學生我常常私下思忖先生這些教誨,覺得應該把自己從先生這裏學到的東西作為基本原則來為衛君出謀劃策,說不定有可能將衛國從大病中拯救出來,並使之康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