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江河

小說家族中的微型小說能夠持久漫長地深受讀者喜愛,並遂之而為繁旺盛華的一道亮麗景觀,原因絕不僅止於綿延慢板的中長篇小說的喧敘詠歎程式與快行節奏的時間邁進極難融合,亦因為源於文學本體的自我動搖與彷徨以及客觀上的疏離與邊緣化,無法為饑饉視覺的重新飽合續足缺位,其時,貼近騰空餘地的來者必定是一匹精悍幹練的素驥黑馬——異軍突起的文學新軍——聲勢浩大的微型小說。

她的適時即至,幾乎是在措手不及的文壇上射下了一支熟諳路數的驚詫之矢,出手矯捷地聚集其生龍活虎的文體能量劇烈地撞擊文學聖堂的蒼老雄姿,口號高揚地衝破傳統範式的既定羈絆,大張旗鼓地奉行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的形態取向原則,一副光怪陸離、時髦另類的荒誕野性。為此,介入其高速流變的奇幻層麵予以基本鑒識方麵的概念統籌,其結果的得當與否與閱讀前夕的文體抉擷及其閱讀時刻的口感適應無不密切關聯。如果本集中的作品可以為例,那麼逐一閱畢之後,已能清楚可見,每一作家的作品序列中,無不在時期和年代交錯的斷帶上反觀出微至厘尺、碩及大異的風格遊弋痕跡;如此明顯、動態的寫作轉換及其事實表明,作家的任何時下把握之一,在於以其不同的眼界和眼力構成直接與讀者連線的最佳對接點,因循對等流程不斷地探討和究索啟動閱讀的門徑及其可行性;因之,經過八十年代的躁動、九十年代的冷靜、世紀之初的乏味,曾經雲蒸霞蔚的潛意識寫作退下了潮頭,癡迷與專注於嚴肅題旨蘊蓄的厚重表現已近乎絕跡,代之而起的是側重於功利欲望的風情和快感敘述卻正逢其時,鋪天蓋地地急劇升溫,一些明智者更是獨具匠心,把時鮮口味和新奇好看捆綁起來熔入一爐,運用小說外廓兼及故事純體生發“雙邊按揭”的魚熊連獲手法,拓展出二元同軌、淺白表義的混合或聚合性的微型小說新品;此文體集數上市,承載了作品傳播和流行區間的自主推進職能——火旺的經銷量旋即調整了閱讀低靡的頹萎局麵,迅速改變了失去輝煌的文學陷入尋找自我迷途的孤獨處境。

與此不同,還有文學門類內部交相彰顯、互為慰藉的另一種文體形態——以其表象鬆馳、自由散逸的準鼎新的形製與結構,引導著深厚的故事流體不動聲色地潛入隱匿漫議的分離層次,期以高機率的動向數值跨越時尚滑道的晶瑩表麵,達到閱讀狀態進入靜止以後仍可回味咀嚼的複式觸及效應,既旁具散文包裝,又委以小說筋骨,是文學分支之間自願結對、量材搭配的模糊景境中彈性守成、收逸並格的一種吸斥生克的自行演繹,其風頭堅勁地頻繁嶄露身影,預示著文學在涉足經濟洪流的驚濤駭浪中愈發艱難跋涉之際,脫離於陳前舊製,開始了互慰共勉、性征開放的平衡心態,可謂閱讀直選的一大新穎點和瞬美小酌的擦火石……

列舉此上兩種形態超標的典型文體,扼要地綜合其突飛猛進中的(哪怕是極富挑戰和麵目全非的)各路微型小說的種群部落的各種形貌態質,其答案已足,勿需贅述;倘若能秉持以如此廣袤的心情和胸襟閱讀此中眾多的微型小說時,之於她們的類別類型則可以接納得出乎想象地容忍和開泛;之於她們踐諾文學值價的某些轉折則可以看待得不咎於以往的深沉或執拗,而在理智、現實的角度上找到認同的位置;之於她們不乏世俗、極盡眼球流連的嫵媚、俏麗的藝術風標,則期冀於成長進程中的質地校正與性格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