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滔決定到北京去爭取一下,否則作為濱海省的第二候選城市,沿海很難有機會。張文滔叫趙玉林多準備一點錢,到北京花錢的地方多。張文滔給黃處長打了一個電話,向他詳細了解了北京最後確認哪個城市作為進出口產品檢測中心的程序和關鍵所在。黃處長很熱心地介紹了基本的程序。最後他向張文滔透露了最終定這個事情的關鍵人物是一位朱司長。如果張文滔能夠讓朱司長了解沿海市的優點,讓他幫沿海市說一下話,沿海市在這場爭奪進出口產品檢測中心的戰役中可能就大有希望了。至於如何贏得朱司長的信任,黃處長要張文滔自己想辦法。黃處長最後把朱司長的電話和住址給了張文滔。
張文滔和趙玉林到北京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萬家燈火。張文滔以前來過北京,不過每次都是開會,來回都很匆忙,沒有好好地看一下北京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這一次來為沿海市爭取國家進出口檢測中心建設項目,看來也沒有什麼時間逛北京了。張文滔和趙玉林找了一家低檔的酒店,草草地吃了一頓飯,就住下了。
第二天,張文滔給朱司長打了一個電話,說想跟他彙報一下沿海市的情況。電話裏朱司長顯得很不耐煩,說沒有時間,叫張文滔他們回去,有什麼事情再通知他們。張文滔很不甘心,還想在電話裏請求朱司長見一下他們,但朱司長已經把電話掛斷了。張文滔和趙玉林決定在朱司長住的地方守株待兔。結果他們足足等了兩天,也沒有見到朱司長。
張文滔在北京待了快一周的時間了,為沿海市爭取成立國家進出口產品檢測中心的事情還是沒有什麼進展。張文滔很著急,但是又很無奈。如果再想不出什麼辦法的話,就隻能打道回府了。張文滔作為軍人那種不拋棄不放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驅使著他又一次來到朱司長住的地方,又一次去敲朱司長那扇難以打開的門,敲了很久,都沒有人回應,就在張文滔絕望的時候,門居然開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子把頭伸了出來,問張文滔他們找誰。張文滔喜出望外,等了這麼多天,終於敲開了朱司長家的門。
“你好,我們是濱海省的,想找朱司長。”
“有什麼事?老朱不在家。”那個女人很冷淡,這個女人正是朱司長的老婆。
“我們,我們沒有什麼事情,主要是來看看朱司長,這些年朱司長對我們濱海省關心很多,傾斜很多,我們這次來也想感謝一下朱司長。”張文滔向朱司長的老婆暗示道。
“進來坐吧。”朱司長的老婆說道。
張文滔和趙玉林走進朱司長的家,房子不大,有一百平方米左右,裝修得很精致,可以看出主人很講究也很有品味。
“朱司長平時一定很忙吧?您照顧這個家一定很辛苦。”張文滔想把與朱夫人的關係拉得更近些。
“就是,平時他基本不管這個家,裏裏外外都是我一個人張羅,說起來就氣人得很。”朱夫人抱怨道。
“朱司長是領導,事情多,有什麼需要我們做的,您盡管說好了。我們濱海是國內著名的度假勝地,有時間朱夫人帶上小孩和朱司長一起,你們一家人一起來濱海放鬆放鬆。”張文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