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陽要開始工作了,要做什麼,湯陽要自己找事情做了,現在是領導,要有自己的想法。
旅行社的業務有好幾塊,分公司是一塊,代理社是一塊,門市是一塊,個兄弟單位也是一塊。
目前的格局是分公司的客戶有湯陽這個部門直接對接。
部門是一個中心,人員結構是管理者,下麵是產品部門,和銷售員。
這個產品部門負責各板塊的旅遊產品,銷售員是對接分公司的業務,上麵兩個領導,張玉琴注重產品這一塊,湯陽注重業務這一塊。
湯陽現在迫切需要的是要知道目前部門的業務結構狀況。
旅遊公司的網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戶名賬號,湯陽新來乍到,網管中心給湯陽設置了用戶名和賬號。
湯陽原來上班的時候也有用戶名和賬號,不過隨著湯陽的離開,這個賬號也是凍結了。
現在的網站和以前的網站完全不一樣了,湯陽看著眼花繚亂,感覺有點吃力,湯陽覺得網站反而不如以前那麼實用了。
這個當然沒有辦法。
湯陽發現自己的賬戶登錄以後居然沒有業務報表,這個數據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數據,湯陽怎麼知道自己部門收的客人來自哪裏,又怎麼知道哪家分公司客人多客人少。
張玉琴是總經理,湯陽發現她的係統也是沒有的。
湯陽需要知道業務來源,當然是找上麵的領導要求開設新的功能。
這個沒有遇到什麼阻力,網管的人自然是加大了湯陽的權限。
對新的係統,內容太多,湯陽用起來也是不太熟練。
一共幾十家分公司,目前的分公司還是有別的業務員負責的,那業務員不是湯陽這個小部門的人。
以前的業務員一個人負責相對應的地區,負責所有的業務。
這個湯陽進來以後,這個大部門的業務結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大部門解散銷售部,原來的銷售人員各自回到相對應的小部門。
湯陽這裏有兩個銷售,一男一女。
男的據說能力不錯,但是做事比較衝,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極端。
女的是老員工了,做事的話,怎麼說呢,原來也是和湯陽一樣做銷售的,負責一個地區的分公司和代理社,能力的話很好談不上,反正是也是做了10年以上的業務了。
湯陽現在隻能一步一步來,先統計。
把幾十家分公司,一家家開始查詢數據進行分析。
湯陽目前電腦隻能看到自己部門的一塊市場數據。
湯陽現在這個部門是有原先的兩大部門組成,現在正是在合並期,湯陽的用戶權限是其中一塊。
這個沒有關係,湯陽就是采用1年的樣本數據,一家分公司一家分公司的輸入,然後看營業額,同時寫出原來的業務員是誰。
湯陽要把分公司根據業務量的大小排個名。
湯陽知道,現在是春節收客的關鍵時期,要抓大放小。
先把大公司給重視起來。
同樣是分公司,厲害的分公司的量是小的分公司業務量小的分公司的幾十倍。
這樣的分公司是重中之重的,湯陽必須重視起來。
對分公司,湯陽本來就有所了解,現在通過數據分析,自然是更加的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