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死亡航線》是我的第六部小說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最滿意的作品就是《死亡航線》。這部小說很早就在我腦海裏成型了,靈感來自多年前去雲南找一個老茶人,從他那裏聽說了駝峰航線的事情,並知道雲南和西藏有數架駝峰墜機。那時候,我就開始注意找一些資料,拜訪一些那時候的老人。

當然,我承認這部書是故事、小說,不是紀實文學,多少有點編造的成分。如果寫成紀實文學,恐怕大家沒有興趣看下去,會覺得很枯燥無味,全是堆砌一些無聊的數據罷了。從我聽到的故事裏,那些飛行員的經曆都稱得上傳奇,甚至他們留下的墜機殘骸,在神秘的山野老林裏也帶著神秘的味道。

駝峰航線,一個美麗又悲壯的名字,由戰士們的白骨、飛機的殘片、無數的英魂組成。駝峰墜機的分布區域很廣,在廣西、雲南、四川、重慶以及西藏都有過發現。如今,很多墜機仍未被發現,許多美國老兵一直苦苦找尋。有些飛行員跳傘逃生了,卻消失在雪山上。如果換作是我們,當時遇到那樣的情況,沒有任何救援,靠著身上簡單的裝備,我們能逃出去嗎?

每當我問自己時,便覺得那不是有趣,而是一種痛苦的無助感。盡管如此,飛行員們還是堅持飛越危險的駝峰航線,那是何等的勇氣。

《死亡航線》的靈感來自雲南的數位老人,但我寫到一半時,腦子裏想的卻是《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我個人最喜歡聽著音樂寫故事,從第一個字寫出來,到本書最後一個字,我都在聽《泰坦尼克號》的原聲音樂。那部經典的電影以發現一艘著名沉船為引子,講述了一段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到了我這裏,講述一架在新疆發現的二戰墜機,引出了關於懸疑、求生、冒險、友情等元素的故事。

故事寫到最後,和我的最初大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但裏麵提到的謎其實都已經解開了。至於故事末尾提到的屍骸不是女性,而是男性,以及劉安靜老人手裏的那張蘇聯名詩是誰給的,找個機會,我會一一告訴大家。

現在,是跟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不久的將來,我還會給大家講述更精彩的故事。

謝謝。

金萬藏

201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