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聲東擊西兵疑東郡(下)(1 / 2)

石貝說:“大哥不必羨慕我,我隻是不想出戰而已。”石珍咽下了一口怒氣,問:“你怯戰了?”石貝說:“總覽全局不是更好。何況如今不如當初,被麵有梁皓,柔靈,西麵有狥狳,西南有關休和郭布,南方有李義和李難,牽一發而動全身。”

石珍說:“這我知道,但這不是理由。其他將領可以坐鎮一方,你不可以,其他將領可以告假不朝,你也不可以。天下一天不統一,你就不能解甲,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石貝說:“哥,澄郡一戰,多少人死難,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平頭百姓。我可以冷麵麵對千軍萬馬殊死拚殺,可是百姓……”

石珍一個巴掌抽過去,石珍氣的直喘,“你知不知道隻有早一日結束戰爭,才能讓百姓過上安寧日子。春秋戰國幾百年戰亂不斷,百姓又如何?可是一旦結束了又是如何?我們今日的殺戮,是為了讓亂世盡早結束,這不是你始終堅信的嗎?這個時候你有做了好人,我們卻是小人了,害死袁玄時你怎麼不阻止,派了高圖去禍亂江南的國政,你怎麼不阻止?別忘了,是你一手打造了今日的大徹。偽君子。”

石貝默默的低下頭,“大哥教訓的對,我不該如此消沉。我會出戰。但是要我出戰,就要按我的的部署去做。”石珍怒極反笑,“原來是這樣,說吧。”石貝說:“在這裏說不清楚。明日議政殿西閣再說。”

石珍這才滿足,喝了杯茶之後有匆匆的走了。楊愫慌張的問石貝,“我不信你是為了讓大哥登門任命你為主帥,而鬧這麼一出,你是真的不想出戰吧。”

石貝笑了,“真也好,假也好,事情已經不能回頭了。現在我隻能去想,去計算,去籌謀如何打這一場仗。我也不打算用大軍。我的計劃隻用五萬人。”楊愫小聲問:“兵力不足怎麼攻占山高路險的西南?”石貝說:“山人自有妙計。”

楊愫瞪了石貝一眼,哽咽的說:“年底能回來嗎?”石貝說:“那是自然,最遲明年開春。”楊愫雙手護著腹部,開戰在即,石貝就要出征,而且是不得不出戰,楊愫還是沒有勇氣說出來,告知石貝這個好消息。

顯彰元年三月初十,中都皇宮議政殿西閣,小小的偏房裏之中隻有石珍,石貝,安本忠。石貝還是請石珍屏退旁人,隻剩下他們兩個人,石珍問石貝如何做部署,石貝說:“疑兵。眼下來看梁皓老邁,梁元在軍中和政事上都還是不足,就一定要紀參輔佐。他們南北皆有強敵,一定不會妄動,我們隻需用少許兵力牽製,暗中與柔靈媾和即可。

同樣的,李從死後,治軍能征慣戰之人都不在了,唯獨有一條南江作為天塹,已經不足為患了。而澄郡之戰前,郭布已經失去實權,其國力已經大為削弱,也不足以逐鹿天下。這樣以來,此消彼長,他們都要防著我們。我們想要攻其不備難上加難,隻有聲東擊西,使用疑兵才能得手。”

石珍點頭,“佯裝東下,實則西征。好。全都準,立刻動用兵力向東佯動,同時在柏縣的駐軍加倍,增至兩萬五千。”

軍令一下,大軍開拔,四萬大軍向定郡和東郡佯動,這一下可把李義嚇住了,高圖趁機煽動李義,提出敵軍進駐,我軍與之對峙,敵不動我不動的策略。於是李義不顧婁明等人的反對,調動十萬大軍,兩萬水軍進駐江郡和海州郡,專門等著徹軍南下。為此江南上下處處都有大軍調動開拔,軍力不足就抓丁充軍,鬧的百姓個把月不得安生,而且為此花費了不少軍費,得不償失。

疑兵成功,接下來,石貝要將四萬大軍調往西縣。

而到了這一步,就要動兵了。為此,石珍又一次秘密召見石貝,最後確定出兵的方向和進軍的路線。石珍問道:“西南山高路險,進軍的路線十分要緊。有什麼不同嗎?”

石貝說:“因為太嶺的關係,隻有從西縣才能進軍。可是如果從西縣進軍,就要麵對山屏關,而接下來就要選擇從那一條路進軍。東麵的大路是曆山穀,可以一路直下西瑒郡,但是道路較為封閉,一旦失利將不得不一路潰敗,既無險要阻攔敵軍,更無岔路可以逃生。而另一條路,是西極道,道路較為開闊,但是比起曆山穀,道路蜿蜒曲折,要多走二百多裏的山路,而且更靠西方,有條路可以直通西北,過太嶺餘脈通向西郡,而且西極道有眾多支路,如同樹葉脈絡一樣通向各方。”

石珍點頭,“那這兩條路一個險而近,一個遠而安,我以為都是可以利用的。國力有限,不能久戰,如果走西極道則遷延日久,所以還是走曆山穀的好。你也是如此考量的吧。”

石貝說:“也正是如此,我才決定南征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攻下京南郡,穩固腳跟之後,我們再繼續向南。這樣做雖然穩健些,可是一定要打上兩年,至少也要打一年半。之間要休整三五個月。”

石珍說:“你擔心糧草供應不上?還是擔心高圖不能穩住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