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二)(1 / 2)

李義拉住崔全的衣袖,“什麼?怎麼會這樣,父皇怎麼樣了?”崔全安慰道:“太子放心,陛下無礙。但是眼下我治軍已經是首尾不能兼顧,恐怕我這小小的丘縣也是守不住了。接二連三的損兵折將,中都怕是也難保了。”李義連忙追問:“崔大人,那我們可如何是好啊?”

崔全說:“恐怕也隻有趁著包銅尚未破城先一步逃出去了。”李義:“擅自棄守重鎮,我不會有事,可是大人……”崔全搖頭說:“之前太子殿下已經敗了一陣,我們的兵力和戰力都不如包銅,現在他來勢洶洶,氣勢如虹。我們卻是缺兵少將,死何其容易,可是殿下一旦有個什麼閃失如何是好,再說我們就是擋住了包銅一時也擋不住一世啊。一城一地都不要緊,殿下與陛下的性命才是最關鍵的。”

李義:“你是說我們也學包銅一樣,放棄丘縣後與父皇會合?”崔全點頭:“正是,眼下隻有集中兵力才能挽回敗局,計較一城一地隻會使局勢更加不利。”

李義若有所思的說:“崔大人的意思是我們鐵定戰敗,隻能盡力挽回頹勢而沒有回天之力?”

崔全用力的點頭,“恐怕也隻能這樣了,援軍尚且在路上,而我們已經沒有能力等到援軍趕來了。即使能等來,也不是丘縣,現在隻能盡力保住一個,那就是中都,而要保住中都,就贏定要將現下的所有兵力集中才能做到。”

李義隻好同意,“也隻有如此了。”

雙方僵持了一天之後,東海軍回營了,準備為明天的攻城養精蓄銳。而深夜裏崔全和李義卻打開城門率軍衝出一條路,直奔北麵而去。路過渡口時被守在那裏的齊峰撞見,打了一場,但是治軍迅速的脫離戰場,另尋渡河的出路去了,而齊峰也馬上派人報告了包銅。包銅得知這消息時天色已經蒙蒙發亮,包銅想要追擊,項福連忙阻攔:“將軍不可,他們已經走遠了,即使追上也無濟於事。不如攻陷丘縣,這樣我們在中原就有了根據,有水路的運輸,後方的糧草皆有這條路運來更為便利,北麵的戰場也能得到更多的糧草供應。”

包銅不假思索:“對,你說得對。反正他們老李家已經不複當年了,傳令下去準備攻城。”

太子和守城的官員都跑了,兵力空虛,自然迅速失守,包銅府衙大堂上一番痛飲,放下酒壇看著在座的諸將時已經有了三分醉意。包銅洋洋得意的說:“老子本以為就是殺了個回馬槍,就算是崔全把城門上的凝固的鐵水都除去了,也能打一場硬仗。可是他居然跑了,對了,斥候找到他們了嗎?”

齊峰說:“還沒有,但是已經可以證實,他們向北方去了。”

包銅晃了晃腦袋,“北?那不就是去找李從了嗎?難道他們想反擊?”

項福說:“不無可能,他們的兩路援軍,一路已經到了定河浦一帶,另一路出秀郡已經離中都不到二百裏了。而且治軍上下雖然士氣低迷,但是戰力依然還在,他們做困獸之鬥也足以將我們挫敗。”

包銅不屑的哼道:“那就讓他們來好了,老子就不信,他們還能翻了天?”

齊峰和項福賠笑。

李難自從敗了一仗後在易郡連連失利,不僅丟了易源,易郡的縣城全部喪失,紛紛被朔軍和東海軍占據,所幸的是李從積攢多年的糧草依然還在,都被李難運到了易源以南的臨畔倉,並且派兵駐守。雖然如此,可是治軍的士氣低到了從未有過的極點,繼續作戰已無可能。而他自己終日躲在自己的大帳裏,誰也不見,就是李從派來的也是一概不見。

但是這天李從突然親自駕到,闖進了李難的大帳裏,才知道這李難戰敗畏罪終日酗酒,已經是醉的不省人事,李從怒不可遏的叫人將他丟進河裏,讓他好好的醒了酒之後召集眾將來商議。

李從看著下麵的薛觀,張靖,李義,崔全和剛醒酒的李難,聯想剛剛到這座軍營時見到的士氣低迷,傷兵滿營的景象,心裏滴血。李從說:“如今丘縣丟了,朕在天野山也吃了敗仗,可是援兵是一個也沒見到。這也罷了,眼下北麵的易郡已經完了,北麵強敵,南麵也有敵軍調動,我大治已經是腹背受敵,想必就連中都也因為空虛而被偷襲了。朕的百萬糧草倒是還在,援軍也在趕來,朕決心集合最後的軍力再戰一場,和他們做殊死之戰,勝了朕還有機會,敗了就隻能將中原拱手相讓。如此,朕還有派人去關西,請劉當出兵三萬助戰。你們以為如何?”

張靖說:“臣以為不妥。陛下,劉當一向對陛下陽奉陰違,當初因為陛下勢力強大,他不惜賣主求榮,如今他會來救陛下嗎?臣以為,眼下易郡已經不可收服,不如將兵力和糧草全部調會中都固守,等援兵到來再收服失地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