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回京城荒唐日越甚(2 / 2)

果然不出石貝所料,程章被再次啟用,劉當舉薦程章為太尉,授大將軍之銜,統帥全部衛軍,剿除各路叛軍。高德十二年正月,梁皓五萬大軍攻破路翁龍的堡壘,路翁龍被迫南撤,被張通堵截在雲郡山中,全軍覆滅,路翁龍被部將所殺。三月,李從攻陷鎮南關,舉兵七萬,成為南方第一義軍。

而石貝依然默默的在山水,城鎮,軍營,鄉村之間四處巡視,各種世態炎涼,各種世間醜態,各種人間悲劇,盡收眼底,對衛朝的腐朽,各級文武官員的腐敗,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暗中籌謀著如何結束戰亂和動蕩。

轉眼間,高德十四年春,石貝完成了全國所有的巡視,返回西京。這個時候的石貝已經二十歲了,三年的遊曆讓當年那個書卷氣十足的少年已經成長為一個眼神深邃,渾身上下散發著英豪氣息的,身強體壯的青年。石貝還沒進城就看見城中街道落著塵土,街道兩旁的屋頂還長著青草,連一個百姓也沒有,居然和山溝裏的縣城差不多,“難以置信。”

石貝翻身下馬,指著守門的軍官:“你說,這西京怎麼了,如此蕭條。”

那軍官知道石貝官居四品,弓著腰說:“大人有所不知,這是皇上幹的。”

石貝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打馬毬會鬧成這樣?”

軍官忍住笑的衝動,“大人啊,不是馬毬,是天浪苑。陛下想在天浪苑裏修一座萬壽山,要將上千斤的石塊堆成一座高達千尺的大山,可是民夫不夠用的,就抓城裏的賤民,所以這個坊的人都抓走了,才會變成這樣的。”

石貝記在心裏,也很在心裏,他是知道百姓日子是何等痛苦的。

楊征站在府門前,等著這位自己幾乎沒有仔細教養的故人之子,也是自己的學生,如今已經做官的石貝。十幾年的歲月已經令這位前朝大臣鬢發斑白,楊征已經是徹頭徹尾的老人了,因為戰亂,幾次寫信給石貝的家鄉都沒有回音,更是令他心事沉重,索性告假,已經幾個月不能理事了。這天家丁接到消息,說石貝回來了,楊征不顧家人的反對,來接他,就在門口等。實在沒辦法,楊愫,蘇姐和一幹家丁都陪著。

石貝騎著馬,老遠就看見他們在門口等他,馬山下馬跑過去,撲通跪在楊征的麵前,“學生石貝未能在老師身邊盡孝,讓老師日夜思念,石貝在此,就請老師看個夠吧!”

這句話說得蘇姐和幾個家丁忍不住想笑,楊征攬著石貝讓他起來,仔細打量著石貝,“……瘦了,黑了,壯實了。”楊愫剛想說幾句話,石貝突然說:“我還要向聖上述職,可能今晚回不來了,就不必準備我的飯菜了。”

楊愫準備了三年的話,一個字也沒說就全白費了。

楊征噙著淚,用力點頭,“對!身為臣子,理當如此,早去早回!”

石貝結果隨從手裏的韁繩,縱身上馬,向皇宮緩步行進。在內閣,石貝覲見了劉當,如今的劉當也蒼老了些,但是依然生龍活虎,帶著石貝去天浪苑覲見曆帝。

路上,石貝和劉當同坐一輛馬車,從劉當的口中,石貝得知天浪苑就差萬壽山沒有竣工,依然有幾萬人在工作。整個園林占去了十萬頃土地,當初的萬年湖已經擴大了三倍,幾乎就是一片汪洋,將周圍的河流的水用運河引來,才能保證水勢不會退去,為此一條運河從東北角引入,彙入萬年湖,再從西南角引出,彙入定河的支流。

除了萬年湖之外,還有蒼龍台、朱雀閣、白虎亭、玄武廊,北鬥宮,南鬥宮,以及幾十座沒有取名字的宮殿,樓閣,水榭,回廊,花園,山林,都是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就是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是用心栽培移植的,隻有在未完工的萬壽山上可以俯瞰全景,其中收藏的字畫、圖書、古董、珍寶更是堆積如山,將聖元宮的八座偏殿都裝滿。五千禦林軍,百步站一人都圍不滿宮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