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巡軍備走遍大山川(2 / 2)

楊愫問:“那個皇帝讓你去做什麼?”

石貝說:“巡查全國的城防軍備,沒有一兩年的光景是回不來的。”

蘇姐一聽要走一兩年,就問:“那少爺你什麼時候啟程啊,要準備多少衣服和盤纏啊?而且當年我們還有約定的沒有兌現,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石貝說:“約定?隻能回來再說了,至於出發就是這幾天了,衣服準備些平時的便衣就可以,在準備雨傘、蓑衣和毛皮、棉衣就可以了。至於盤纏就不必了,我有俸祿的,四品啊。”

楊愫心裏咯噔一聲,怎麼才當上官就要走,而且還一去幾年,知道去什麼地方還可以通信,他這是今天在北明天去東的,“那……今晚你要吃點什麼啊?”

石貝又拿了塊點心,塞在嘴裏,嗬嗬傻樂。

深秋時節天氣已經見涼了,城外的樹一片金黃,石貝在馬背上一路向西,他打算將關西各地先巡視一番。楊愫抱著琴一路跑到十裏亭的時候,已經看不到石貝的身影了,呼呼喘氣香汗淋漓,抱著琴望著西方夕顏映紅的天空,無助可憐的表情,跟著來的蘇姐累的撫著十裏亭的柱子,“小姐啊,看來……看來少爺已經早走了,我們……我們來晚了。”

楊愫噙著淚,“怎麼這樣……燦秋紅果今熟透,黃葉繽紛不言愁,傍晚中天雲三片,行雁攜伴自遨遊,問君傾心是否許,青絲他日竟白流,高山未改淩雲誌,陽春何時……”楊愫忍不住掩麵哭泣。

蘇姐:“小姐……”

高德十一年冬,在巡查過了關西各地之後,又去中原,停留在秀郡境內。

秀郡位於中原以南,北接定郡、中都,東接江郡,南麵是綿連五千裏的南江,西麵市中都的轄地柏縣,湖泊縱橫,地勢平坦,水旱田混種,原是中原富庶之地,如今是奸臣籠財,亂黨圖謀的重地,首府秀昌更是中原重鎮。

如今剛剛打完勝仗的雷長和包銅正在秀昌修整。

而石貝也巡視到了秀昌城郊的環縣。才進縣城,就看見街上連行人也沒有幾個,街道兩邊的店鋪也隻有幾家在做生意,乞丐成堆的擠在街角,遍地都是塵土和落葉,還有陣陣惡臭從巷子裏飄出來。僅有的幾名百姓一看見石貝身穿官服帶著一隊官兵,如同見了虎狼,避之惟恐不及。

“這的百姓怕我們做什麼?”

石貝說:“看來他們怕的不是我們,是官員和官兵,到了府衙就知道了。”

石貝騎著馬在府衙門前停住,下馬之後又衙役來牽馬,自己的手下也跟著石貝進府衙,在大堂坐下之後,石貝左右看看,大堂上一片蒙了層塵土的樣子,地上還有樹葉沒打掃,桌上的筆架倒著也沒人扶,這是看過的幾百個縣衙中,比較幹淨的了。石貝問:“你們縣令呢?”

衙役說:“不知大人問的是哪一位縣令。”

石貝不解:“什麼意思?難道你們環縣還有好幾位縣令嗎?”衙役說:“不瞞大人,我們環縣足足有十二位縣令。”石貝吃驚的笑了:“什麼,十二個!”

衙役娓娓道來:首先是劉縣令,他是朝廷任命的,幹了三年,家裏的銀子裝了幾水缸,埋在地窖。

馬縣令,是知府郭大人的堂弟,花錢買的官,去年上任,這回正在街上親自收淨街稅呢。

徐縣令,郡守大人的外甥,也是花錢買的,這回應該還在華香樓摟著香香姑娘沒醒呢。

周縣令,騎都尉李將軍的私生子,為了給他一個生計,買了這個官,他應該在和張縣令一起鬥蛐蛐呢,張縣令是本地鹽商的公子,也是捐的官。

黃縣令,是書香門第,考不中舉又身無一技在身,終日裏就想著用香料磨墨,寫個對聯詩詞什麼的,和些個風塵女子吟詩作對。

楚縣令,唯一幹點正經事的,每天去街上去田裏,也不知道要幹什麼,至少沒對不起老百姓。

大李小李兩位縣令是兄弟,大哥買了官,弟弟不幹,纏著老太太死活不幹,也買了個官,兄弟兩個是天天吵架,哥哥管弟弟,弟弟不服哥哥,今天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因為什麼吵著呢。

胡縣令,是最好的縣令,因為他是個傻子,他姑媽為了圖財就花錢買個官給他,他姑媽想要什麼,要多少錢跟胡縣令一說,肯定就有,但是他自己特別好欺負,隻要他姑媽沒看見。

高縣令,最遭人恨的一個,不喝酒則已,隻要喝一點酒就醉,一醉了不是上街打人,就是抄家搶錢,誰反抗就打誰,打到死為止,老百姓恨不得殺了他全家。

林縣令,最像個縣令,隻有他審案子,隻要審案牢房就住不下了,得往客棧裏裝,不把苦主逼得賣兒賣女,賣身抵債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