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府裏的開支都是由二房出,各自院子裏要添置些什麼便由各方自己出錢,二老爺雖說身為禦史,但是也沒多少俸祿,二房公中的銀子每月都沒有多少結餘。
成奕瑤倒真是好奇,當時那一萬兩的聘禮銀子是打哪來的。
司徒府如今便是如此奇異的景象,幾房都吃著二房的用這二房的住著二房的,但是府裏開支要銀子的時候各房都一個個都哭窮,半毛錢都沒有。
真不知道這一直沒什麼開銷的幾房,錢都去了哪裏,但是有老夫人壓著二房,也便一直這麼過來了,或許這樣的狀態會一直持續到老夫人和老太爺都去了。
至於二房的關係其實很簡單,最特殊的就應該算惠姨娘了。
惠姨娘便是那日認親是見著的被叫做“惠兒”的婦人,她是司徒玄康的妾室,也是四少爺司徒辰的生母,而她的母親,便是那位姨祖母是司徒老夫人的胞姐。
當年司徒老夫人塞給司徒玄康的便是這個侄女,司徒老夫人的娘家隻不過是一般的小戶人家,後來出了一位四品的吏部侍郎才和司徒家接下的親事。
張家的姨祖母年輕時和一位窮書生私奔了,後來那書生屢試不中漸漸的也便放棄了這份心思,回了鄉做了個教書先生。
張家雖說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卻也殷實,最初的愛情、執念到最終還是抵不過生活的壓迫,才沒過幾年這位姨祖母便離了夫家,帶著女兒想回到張家,卻是不被張家所容,最後哭求著司徒老夫人收留。
姨祖母對司徒老夫人百般討好,讓在貴婦圈裏屢受鄙夷排擠的司徒老夫人很是受用,便這樣在司徒府住下了,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一住便是十多年。
張家姨祖母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當初會帶著女兒逃家便是存了讓女兒和娘家兄弟子侄結親好名正言順地留在娘家的想法,既然在司徒府住著,自然便對司徒家的幾位老爺動了心思。
有司徒老夫人這個不著調的娘在,司徒二老爺便很遺憾的中招了,當年這事鬧的極大,司徒老夫人給兒子下藥把侄女送上兒子的床,想毀了兒子原本的姻緣讓兒子娶了這個侄女。
故而原本關係就緊張的司徒玄康和老夫人,在這事之後更是形同陌路,如今司徒玄康也就是和老夫人保持了表麵的平靜。
司徒老夫人本就不待見這個二兒子,雖說是自己親生的,但是自小就受司徒老丞相交到的司徒玄康,對自己這位母親的作為素來是看不上眼的,更談不上敬重。
再與一直在自己身邊長大,又聽話和她脾氣的三兒子一比,司徒老夫人對二老爺便更是不喜了,若是讓司徒玄康娶了個不好拿捏的媳婦,那以後二房她就更難掌控了,雖說知道姨祖母的心思,卻還是順水推舟還幫了她們母女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