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餓殍遍野(二更)(1 / 2)

成奕瑤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這天的傍晚,將所有的記憶都在腦中整理了一遍,這事情上一世的確是發生過的但是不是現在而是四年後,那時自己在禦親王府,雖說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是一清二楚但是也知道個大概。

那時候禦親王和當今聖上的角逐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大庸的大軍主要分為五支,除了分別駐守在大庸的邊境的四支便是一支水軍,當然還有一支長期駐紮在都城近郊的近衛軍。

現如今的情況西邊和南邊的軍隊由成家掌控,聽命於當今聖上,東邊黃將軍也是皇上的親信,東邊的記將軍率領的水師也一直是為聖上馬首是瞻,不過該軍多為水上作戰,陸上作戰沒有絲毫的優勢,北邊的龐將軍的軍隊則是聽候禦親王的調遣。

南邊的軍隊如今還是在國公也的掌控之下,但是若是按照上一世的發展,三年之後國公爺將會身受重傷,軍隊便交給了當時的副手姚庚青手中,卻不料國公爺所托非人,這姚庚青竟然是禦王的人。

老國公得知這一消息,病情便一日重過一日不久便去了,除去不善陸戰的東軍,一時之間變成了兩兩對峙之勢,而用發黴的糧食以次充好運往西陲這件事便是發生在那個時候。

禦王那時已經和西梁結盟,便聯合了西梁給了成景睿這樣一招,目的自然是為了要成景睿的命,那樣南邊的軍權便有機會搶到手裏,雖然成景睿沒有死在那場戰役中,最後卻是落得個罵名。

沒有糧草,士兵們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應付戰爭,若是被西梁軍隊攻進,那大庸的半壁江山都將不保,成景睿當時當機立斷將所有邊陲百姓的糧草都搶了過來,一時之間西陲餓殍遍野,大批的難民湧向都城,為名請命的折子幾乎淹沒了的禦書房。

成奕瑤不評價成景睿此舉到底怎樣,但是換了是她也會那樣做,百姓要餓死了可以逃離家鄉求得生存,但是士兵不能逃,若是士兵都逃了,那這片疆土誰來保衛,若是真的被西梁人攻占了,那邊的百姓不見得就比被搶了糧食來的好,那是或許直接連命都沒了。

但是這樣的舉動畢竟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成奕瑤不知道自己若不是父親的女兒會不會還會有”若是自己也會這樣做”的想法,子不言父過在她看來父親做得是當時不得不做的決定。

這一世這次的事情卻提前了那麼多,成奕瑤不清楚具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才導致了現在的結果,無論如何她都不能再讓父親再背負這樣的罵名了,成奕瑤上一世在此後半年便死了,她不知道成景睿最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當時他擊退了西梁軍隊之後便被押解回都城,此後各派勢力便一直在角逐。

雖說成奕瑤想著防止這件事情發生,但是如今她也就這麼些銀子這些年來也的確在為了防止這件事籌備糧食,但是原本就還有四年的時間,糧食又不能久放,若不是有童嬤嬤的例子在前,她現在或許都還沒有開始著手儲備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