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驚訝的扶了扶自己的下巴,然後被安排在幾間石棉瓦搭建的棚子裏麵住下。
要說這修理廠,確實也算簡陋,用現代的話來說,那最多算是危房,絕對有鎮府扶持的,可以吃皇糧的。
地麵更不用說,泥土混雜著碎石子,就連這碎石子也是老板自己找人拉來墊上去的,這種地麵,遇見下雨天,身上就是泥巴和油汙的混雜物。
其實大家都喜歡下雨的泥汙,泥汙可以粘掉身上的油汙,省去洗衣裳的麻煩,憑心而論,我的工作服,兩年時間,洗了寥寥幾次,那還是下雨泥垢太多了,實在沒法穿了……
我確實很懶,但是懶隻懶給我自己,男人,勤快的確實很多,而我,屬於中間吧。
衣服不是我不洗,從我進入這裏開始,生活的節奏就是快速的,早上三點左右,就有跑長途的司機,敲打著我們那單薄的門板,按著汽車喇叭,我們躺在石棉瓦棚下麵,總怕司機把牆推到。
每次聽見那震耳欲聾的汽車汽笛聲,感覺整個房子都在顫悠,房頂上的草簾子往下掉著土粒,想繼續睡下去,都不可能。
先說說我對雲南這邊大致了解吧,也便於大家熟悉這裏的環境。
yn這地方,風和日麗,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簡直算是人間仙境,尤其是臨近邊境,兩國的特產雲集,有吃不完的水果。
初來乍到,我認識了以前從來不認識的東西。
甘蔗是綠色的,叫水果甘蔗,也有黑色的,黑色的甘蔗在這邊,主要是用來榨糖汁,糖汁經過加工,變成晶瑩剔透的顆粒,在經過包裝,銷往全國各地,這就是人們口中的白糖的來源。
最早的時候,我小時候,不知道誰給我灌輸的思想,白糖和鹽都是礦藏的,從地下挖出來的,跟煤礦一樣,人們踩著白糖和鹽巴,所以我很少喝白糖水,到了yn這才揭開了我心中的疑慮。
這裏的田地,一年四季水都不斷,我這個旱鴨子,見了這麼多的水田,竟然,竟然,以為,那些是人們口中的小溪,曾幾次被人笑話我無知。
其實真的不是我無知,一個中學畢業生,沒有出過鎮,縣城都沒去過,更不要說天壤之別的yn省了,氣候,人們的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區別。
我去了yn兩年時間,幾乎沒有搞清楚yn這邊的人們都吃什麼東西,說籠統點,那就是大米飯,除了大米飯,就是yn省最出名的過橋米線了,尤其在mg這個地方,這裏的米線更是火爆的不得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外出急救遇難車輛,老板回來帶我去吃米線,買米線的大娘問我們“味精要嗎?”
我當即就回答“不要!”。
結果,那大娘給我舀了四勺味精,我當時都傻了,不要味精,您老給來了四勺,如果我說要,那是多少?
從此,那過橋米線,對我的印象極其恐怖,以至於,我從那邊回來十幾年了,現在也是很少吃米線,越正宗,越不願意吃,我怕哪個老板一不小心,給我倒一包味精……
mg附近的人們大部分都住在大山中,有各種民族的人,這裏的人有很多家都養豬,最奇葩的是,我頭一次見到這裏有廣西過來拉豬的車,這些豬從大山中是如何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