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魚收到方樹佟從素鎮寄來的信。他在信裏說,他開始學著像個本地人一樣地生活。他住在葉瞳姥姥生前所住的屋子,鄰居們非常友善,時常會邀請他到家中做客。院子裏栽種的瓜果已結出果實,向日葵也長得有一人高了。他還說,已從葉瞳舅舅那兒,接手了幾畝棉花田,在明年春天,將成為他的實驗田,他希望有機棉花種植實驗可以成功。
牟魚回信,告訴他,他正在籌備葉瞳的全新畫展。
葉瞳在暮緇山所畫的三十九幅畫作,將全數在風城的美術館展出,這些畫當中,約有一半是風景寫生,另一半則是為山上居民們畫的肖像畫。
畫中的一切異常熟悉,恍如身曆其境。
畫展的主題名為《可以一直凝望的土星》。
幾個月前,牟魚在美術館門前的花圃撒下與葉瞳一起從素鎮帶回來的向日葵籽,它們無聲無息地發芽、長高,結出了花盤。
時間剛剛好。
葉瞳始終下落不明。
一個人,突然不見了。
對於他人來說,是消失,或失蹤。
對於這人自己來說,隻是離開。
牟魚開始相信,她就像被毒蛇咬了一口,以此返回自己星球的小王子,在一瞬間,被風城的風吹走,吹返她的星球。在她的星球裏,也許沒有玫瑰,但一定會有向日葵。
牟魚有時候也懷疑,葉瞳不過是他的虛構。
“我遲早會成為你的另一個虛構。我希望這一天不要來得太快。”他已經記不起來她說這句話時的表情和語氣,但一定不是教人憂傷的。
“土星是最美的行星,具有荒涼到極致的美。颶風呼嘯,曾有無數的塵粒被卷進風裏,身不由己地跳著稀奇古怪的舞蹈,最後都被吹走了。風,常年發著難以調停的聲響,卻終於隻剩下自己的獨唱。如果有一天,人類可以掙脫自己的肉身,輕得隻剩二十一克的靈魂,然後被風城的風吹走,吹到土星去,化作塵粒或一切不可丈量的物質,不必再用肉眼去不斷尋找塵世中的自己,這是否也很美妙……”
牟魚依然牢牢地記得葉瞳的這番話。
而他知道,土星,是太陽係中唯一一顆擁有光環的行星。
小說快要寫完了。他一直希望最終完成的這篇東西,是充滿搖滾氣息的,會有讓人渴望奔跑渴望劇烈地喘息的氣質。
寫作是一扇隱蔽的門,推開它,便是另一重天地。
如果有一天,要離開風城到別處生活,這部小說,就是他在這裏留下的最深的痕跡。
在牟魚的文字裏,許多人物互為交錯或從不相識。是這樣嗎?小說角色,或真實存在於塵世中的人,彼此,是否隻是一直用不同的方式尋找著對方,然後,更加接近過去,卻離對方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