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三門陣(1 / 2)

“不,我聽說光明王最擅長的就是蠱惑人心,所以他雖然兵馬不多,我們卻不可以大意,為了防止出現任何可能的意外,我要帶十萬人親自前去,至於唐將軍你嘛,守住大營即可。”

東方明喜歡獨斷專行,這一點,唐春一清二楚,這時他略微思索了一會兒,居然就點頭了。

當然,這一次的戰役,他們出動的兵馬,除了本國的二十萬之外,餘下的都是其他國家的,東方明說要帶十萬人,擺明了是要把其他幾個國家的兵馬帶去,唐春還是能夠想通的。

他並不知道東方豪的布局,可他也很清楚一點,對於峒國來講,如果能夠借這次機會有效地消除三個小鄰國的兵力,將來若是要打下這三個小鄰國的話,將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然,如果僅僅因為這一點的話,唐春還是會堅持反對東方明的,畢竟他此次跟隨著東方明出兵,本就得到了東方豪的叮囑,要他以大局為重,但若東方明犯錯,他就必須要阻止。

之所以這次默認了東方明的布置,他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因為應通關雖然有些難打,但以聯軍目前的形勢看,要想打下來,也不會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那裏除了那道塞口之外,就沒有什麼險境了,除非李顯是傻子,不然絕對不會選擇那樣的地方,在兵力懸殊情況下假降。

李顯到了應通關,但他的幾萬大軍卻沒有到,所以不大的應通關上,隻有著不多的幾百人。

按照凡真的布局,那幾萬大軍,是不需要到應通關的,他們離開了原處,秘密地行動起來了。

應通關是個不大的塞口,兩邊都是山,不過都不到兩百米,算是小山了,卻也能稱險地。

這關口一旦進入,就會是很寬闊的平地,因為許多年沒人攻打這裏,所以防禦工事很差勁。

光明王朝建立以後,一直忙於北伐西征,黃胤一身事務太多,就忽視了許多小型險地的防事。

如果單單以防禦工事不怎麼樣的應通關來阻擋東方明的大軍,其實倒也未必做不到,畢竟那裏可以容納的人不多,隻要有足夠的高人堵在那裏作戰,能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可惜的是,目前的王朝,兩路作戰的情況之下,能夠抵擋東方明,明通和唐春的高手,已經基本上沒有了,所以應通關已經算不上天險了,若讓大軍去堵的話,簡直就是送死。

為了對付東方明,也為了除掉他的大軍,這一次,凡真動用了壓底箱的本領,千年前的陣法。

他動用的陣法,是一種名叫三門陣的古老兵陣,顧名思義,布置好了之後,會有三個進出口。

塞口之後,原本是平坦的地理環境,而他這陣法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沒有改變原本的環境。

雖然將這一次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凡真,但黃胤還是很想知道他是如何退敵或者殺敵的。

對付東方明這樣的聰明人,不是沒有辦法,但如今兵力懸殊太大,東方明又呈現出穩紮穩打的勢頭,這就有些困難了,因此這一兩天的時間裏麵,黃胤的時間,全都用來思考辦法了。

當聽軍士彙報說凡真已經在應通關布下了陣法的時候,他是有些意外的,因為據他所知,那個地方,很是平常,因而若是布上一般的兵陣,以東方明的眼力,很可能會看出來的。

帶著好奇心,他親自到了應通關,卻發現那裏沒有絲毫的變化,於是他就完全地放心了。

如果有異常,沒有人會貿然地闖進去,但如果沒有異常,那什麼人都會不可避免地闖進去。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應通關上,就已經人聲鼎沸了,因為東方明的十萬大軍已經到來了。

立於一側的山頭之上,望著下方長龍一般蜿蜒前進的聯軍,黃胤毫無表情,渾若未睹。

隻有他才清楚,其實在這兩側的山上,暗中藏著不少的王朝軍人,他們的任務,異常地重要。

東方明到了,還在老遠的地方,他就見到了站在應通關關口處的李顯,隻有他一個人站著。

為了表示出自己的誠意以及對李顯的看重,東方明立即策馬而出,單騎前行,朝著李顯奔去。

“城主果然是信人,你這個朋友,我是交定了,哈哈哈哈…”東方明笑得很爽朗,很舒暢。

李顯也是一臉的歡愉之色,卻又顯出了沉穩,他很明白自己的身份,不敢讓東方明生出疑心。

他伸出手來,做了個請的姿勢:“上將軍,此時不必客套,先請隨我入關,而後你我再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