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提著槍往邊上走了幾步,也倚著欄杆,遠遠望著箭矢如雨的方向:“前幾天,師傅曾經帶著我去看望大帝,我們聊到了如今的天下大勢。師傅問及大帝,那黃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有著什麼了不得的智慧,竟然能在短短一年之內,白手起家,戰無不勝,甚至建立了光明王朝。當時大帝說,那黃胤的智慧,雖然談不上百年難遇,卻也是當世最頂尖的幾個之一,他文武全才,帶兵打仗的話,就能成為一個傳世的名將,安心治國的話,也一定可以打造一個強大的國家。後來大帝又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而且是不止一個,或嚴重或輕微,而黃胤的缺點,主要是體現在度量不夠,疑心重,對許多事難以放下這三個方麵,要想對付黃胤,最好就是從這三個方麵著手。”
“不錯,仔細想來,黃胤倒還真是有著這三方麵的缺陷。凡真的遭遇,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東方明隨意地說了這麼一句,接著便不再言語,臉色嚴肅,似乎在想著什麼事情。
“東方將軍,莫非,你是有著勸降李顯的想法?”明通略一沉吟,試探著詢問起來。
點了點頭,東方明接著又有些疑惑地道:“我確實有著這一想法,但黃胤能夠創造那麼多的輝煌戰績,能夠建立一個強大國度,他的才能,我未必能夠匹及。為了防止李顯一事是他故意為之,我準備登陸之後,繼續攻打封城,以伺機查探李顯,看他是否真個受了重傷。”
唐春大驚失色,他可是很清楚,東方明這樣的軍事方略,已經背離了東方豪的意誌。
“東方將軍,萬萬不可為了一個李顯,而壞了帝君的大計啊。”他的聲音,焦急而又顯擔憂。
東方明輕輕哼了一聲,懶得言語什麼,在他看來,唐春不過是個敗軍之將,難免膽小怕事。
“唐將軍,你多慮了,東方將軍說要攻城,並非就是要攻陷封城,畢竟若是那樣的話,就會惹出宗師來,我軍雖有我師傅撐腰,不懼宗師,但若宗師拚命的話,我們也會被殃及,那種得不償失的事情,沒有十足的把握,東方將軍是不會做的。”明通倒一直是一副豁達的表情。
當然,峒國的高層都很清楚,東方明自幼便和明通是私交好友,隻是明通在十餘歲的時候,因為特殊的原因,投入了厲雨來的門下,兩人的交往才減少下來,待得明通首先突破了先天之境,雙方便又恢複了既往的交往,關係似乎比之之前,還要好上了不少。
見得這兩人一條心,唐春隻好將心中的鬱悶憋住,想了想,他飛身而走,前去下達命令了。
“兄弟,唐春是一個老將,在軍中的威望極高,你還需要仰仗他許多,莫要擺你的臭架子和臭脾氣才好。”沒了唐春在旁邊,明通顯得爽朗了許多,到得東方明身旁,拍了拍他肩膀。
“倒不是我要擺架子給他看,也不是為了殺他的威風,我隻是覺得,他被光明王給打得怕了,沒了當年馳騁沙場的那份豪情。你想想看,隨著費國和鹹國的沒落,先天武者已經成了大陸上各大勢力眼中的香饃饃,誰手中勇武的戰將多,誰的實力就強大。若是我能為帝君招降一名先天級別的上將軍,那麼這一戰,就算是不能施展我的才華,也算是不虧的了。”東方明有些黯然,他其實很清楚,在這一次的戰鬥之中,他並不能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在東方豪的命令之中,他隻需要能夠登陸封城地麵,占據一席之地,從此震懾光明王朝就可以了,至於攻打光明王朝,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即便打下來了,遠土守護,也是極為艱難的。
“那麼,你就真的有把握,那李顯會投降不成?”也隻有明通,能和東方明隨意地聊天。
東方明點點頭,道:“如果李顯是真的身負重傷,還被光明王派出來作戰的話,以他那曾經有過投降記錄的情況來看,待得康國大軍攻打過來的時候,他應該會選擇投降的。畢竟,投降本就是為了保命和選擇更好的出路,如今光明王朝傾塌在即,他不會愚笨到家的。”
“康國也會出兵?”明通顯然不知情。
“若我是胡庸達和孔祥子,也不會放棄這種難得的擴張版圖的落井下石的機會。他們兩個一定會出兵的,不過兵馬不會太多,應該都不超過十萬。諸葛將軍沒有出擊,他們不敢放鬆對康國各處邊境的嚴謹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