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麾下眾將,就數凡真和趙引最為聰明,可惜這兩人,都是愛護軍士之人,生了一幅菩薩心腸,倒有些像年前的我,換作是他們來攻打舉城,恐怕就成打拉鋸戰了,耗時月餘。
黃胤心中失望,就多少有些後悔了,若是當初他也全力營救林暖琿的話,林暖琿未必就會追隨黃郝,一旦林暖琿追隨了他,他想縱橫天下,完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致如今般被動。
“侯爺,李顯已經在扔巨石了,由此觀之,守軍已經陷入了苦戰。想來用不了幾個時辰,我軍就可以大舉攻上要塞了。”田楷真有些激動,他喜歡大勝仗,更喜歡自己親自上陣。
黃胤搖了搖頭,緩緩道:“李顯不是易於之輩,他懂些兵法,與宜雪不相上下,如今他破釜沉舟,其實是要最大程度地激發守軍的戰鬥力,最大程度地殺傷我軍,迫使我軍暫停攻勢。”
“侯爺早就猜透了李顯的心思,他如今是自己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依末將猜想,他若是知曉侯爺根本就不在乎幾萬兵馬的損失,恐怕就不敢行此背水一戰之舉了。”趙引接著說。
“嚴格來說,本侯算不上名將,因為本侯關注的,是整個大陸的局勢,是我軍數年內的形勢,而不是一城一池的戰局,或是軍事上的長遠計劃。就拿這一戰來說,若真正是名將來打,就不會如本侯一般強攻,而是寧願花時間慢慢攻取,或者幹脆不打舉城,而是先強攻海城,取得一處有利的戰略位置,可攻可守。”黃胤有些感慨,若非他目標遠大,根本不會先打舉城。
時機已經漸漸展現了,黃胤覺得,自己需要適時地向自己的心腹將領透露一些自己的想法。
軍師曾隱隱向我透露過此事,我本來還不確認的,如今侯爺這般說了,想來是已經下定了決心。趙引心中想著,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來,卻是那段天下曾在私下裏,告訴他一件事,說是明侯天生異相,將來必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同時還請求他不要將這事告訴明侯。
自從跟隨趙引之後,段天下屢屢替趙引預測事情,百試百中,早已被趙引當成了神話人物了。
“侯爺,是否增兵攻打?我軍將士,已經損失不少了。三萬上陣的軍士,目前已損失一半有餘了,而敵軍的損失卻遠遠小過我軍。”宜雪是主將,但此時黃胤在場,她便請教起來。
黃胤望向了宜雪,目光顯得饒有意味:“宜雪,如今你是主將,這主意,應該由你來拿的。”
宜雪微微一愣,略一思索,便下了命令,增兵一萬衝殺,頓時便有最後一萬兵馬疾速衝出。
這一萬兵馬,是屬於駐紮此地的四萬軍士中最後的一部分,並非是善戰之將士,但卻以逸待勞,是以攻勢極猛,往往數人以盾牌卸去了巨石的力道,總體來講,傷亡並不是太大。
唔,到底是前邊戰士的死亡,給他們敲響了警鍾,他們倒是學乖了,知道用巧妙方法抵擋了。
見得這一幕,黃胤點了點頭,隻有不斷進步的大軍,才可能一步步成長為戰無不勝的雄師。
“有意思,有意思,這些小家夥,居然這麼有辦法,這樣一來,我軍的傷亡,可就減少了兩層了。”關衝先是意外,繼而是大笑起來,明顯很是讚賞這些軍士想出來的奇妙方法。
要塞之上,發現阪軍又增兵了,李顯一臉的苦悶之色,他隱隱有些後悔了,可此時此刻,容不得他去分心思索,盡管他的軍士才損失了五分之一,尚有兩萬剩下,但他卻沒有信心。
更讓李顯擔心的情況是,他看了出來,如今大戰持續了三個時辰,將士之中,不乏有困乏疲憊的現象,到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黃胤的用心,不由得在心底裏痛罵黃胤。
“上將軍,敵軍攻勢太過猛烈,我們若是不休息,根本就不可能持久作戰,還望上將軍體恤,讓我等輪流守關,輪流休息,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堅持長久的。”一將領前來請求休息。
李顯沉默了,他很想答應,可他的心思,全被敵軍看出來了,會不會連休息都被敵軍算計?
“上將軍…”戰事正酣,戰局正烈,慘叫聲震天,那將領還以為李顯沒有聽到他的話。
沉默片刻,李顯終於有了主意,他緩緩抬起頭來,望了望下方的敵軍:“就依你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