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會戰唐春(2)(1 / 2)

“即便如此,本侯還是可歎而又可惜啊,你看,峒軍真正損失的,多半都是原本寮國的軍士。”黃胤伸出手,隨意地摸了摸鼻子,繼而抬起頭來,繼續關注著前方的廣闊戰場。

凡真收回目光,若有所思,繼而道:“是啊,寮國軍多,卻多是疲弱之旅,經不起惡戰,侯爺若是先攻寮國,後攻孔國,必然可以將這兩國都收入囊中,如今卻隻有孔國被拿下。”

黃胤不再言語,隻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戰場,他見得此時峒軍的陣勢,依然還是勉強在保持著。

的確是天時,可惜卻是要命的天時。一般的將領看不出來,唐春也看不出來,可在黃胤的眼裏,卻很清楚,這大雪的惡劣天氣,固然讓峒軍的陣勢無法發揮應有的威力,卻也因為軍士行動緩慢,而讓這原本處於防禦狀態的峒軍,變得易守難攻,短時間難以打亂他們的陣勢。

一條條如長龍一般的阪軍隊伍在縱橫肆虐,不斷收割生命,可在他們的腳底下,時不時會有兵器冒出來,同樣在收割他們的生命,這大戰初起的時間裏,阪軍的傷亡,近乎峒軍的兩倍。

這十五萬阪軍之中,並沒有特別出色的將領和軍士出現,雖有十五位將軍,也都是一二流高手,卻不過很稀鬆平常的戰鬥著,好在此時敵軍陣勢未破,將領未動,是以他們都很安全。

鐵騎在衝刺,戰車在奔跑,鉤鐮槍在拉倒馬蹄,盾牌兵在阻擋衝鋒,戰局越發慘烈。

唉--一聲長長的歎息,出自凡真的口中,在黃胤的耳朵裏,似乎也打了個轉轉。

“凡真,兩軍大戰,士氣當先,你又歎息什麼?”黃胤心有不喜,淡淡問了一句。

凡真捋了捋胡須,道:“屬下是歎息侯爺兵多將少,但心裏卻是在佩服侯爺以如此大戰,行一石多鳥之計,既可精兵,又可損敵軍將領,日後留兵駐守,便不至於時常落於下風了。”

阪軍一時衝不破陣勢,唐春也就不改變陣勢,而這一舉動,反倒讓他消耗了阪軍的軍力。

大戰進行了兩個時辰之後,阪軍已損失了三萬人馬,而峒軍則隻不過損失了一萬三千人馬,這讓唐春大為興奮,但就在這個時刻,他忽然發現,自己軍隊的陣勢,已經開始潰散了。

他立即搖動了手中的令旗,要改變大軍的陣勢,可他不下令還好點,大軍還能堅持許久,此時一下令,大軍便陷入了慌亂之中,兵找不著將,將見不著兵,好像忽然之間,處處是阪軍。

反觀阪軍,從頭到尾,都隻是這分龍陣,而且陣勢一直不曾變化,不論死傷多少,所有的健全軍士,都會一直跟隨著將領奔跑殺敵,他們早就被告知,若是掉隊了,就會沒命。

如此一來,這戰場的形勢,頓時巨變,好似十五條巨龍,在歡快地戲水一般,肆虐縱橫。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唐春大驚失色,慌忙搖動令旗,命所有的將領盡數出戰,引領軍士,再度形成一道新的陣勢,但這個時候,對方的主將宜雪同樣在疾速搖動令旗。

十五條巨龍再度三分,每五條占據一邊,自此左中右三麵,各有一道巨龍連環的五行陣。

峒軍的將領一個個出戰,妄圖帶領軍士擺脫困境,但此時的峒軍,多半都已喪膽,加之聲音糟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將領在哪,隻是胡亂地衝殺,完全亂成了一鍋粥。

“全軍聽令,奮力廝殺,我軍人多,必然能勝。不要慌亂,不要逃跑,隻有死戰,才有活路。”唐春自知大勢已去,無力回天,立即運足功力高喊,此時的他,隻剩下孤注一擲這一條路了。

這時候的戰場,本來是近乎單方麵殺戮的,十五條長龍縱橫,峒軍死傷慘重,哀嚎不斷,鮮血早已彙成了長河,在雪麵上冒著熱泡,一點點融化積雪,屍體一具具堆積,頭顱遍地。

有了唐春這一聲大吼,峒軍似乎也知道了形勢,紛紛拚死惡戰,倒是原本的寮國降軍戰意不旺,死傷愈發慘重,卻是如黃胤所料想的一般,而峒軍的將領,同樣是拚死廝殺。

一方有陣勢,一方無陣勢,最好的轉敗為勝方式,無疑便是同樣毀掉對方的陣勢,直接對殺。

到底是跟隨了諸葛川多年的穩重上將,唐春想不出來好辦法,便想出了一個極為死板的辦法,隻聽他再度狂吼:“眾將聽令,斬殺敵軍將領,隻要龍首一斷,阪軍陣勢自破。”

有了這句話,眾將仿佛是在黑夜裏遇到了明燈,也不管軍士了,各個如狼似虎,策馬攻擊阪軍的領軍將領。若是兩軍的將領數目差不多,峒軍將領自然不能得逞,可峒軍將領極多,足有百餘名,比之阪軍的十五人,要足足多了七八倍,這般一來,形勢又開始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