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了,水開了,當牛吹單人隻馬逃回帝都的時候,東方豪震怒了,立即號令文武百官議事。
坐在高高在上的帝位上,東方豪一字不漏地聽完了牛吹的敘述,盡管之前已經得到了戰敗消息,可真正聽到那場大戰,縱然他堪稱一代雄主,此時也不由得怒氣攻心,險些舊病複發。
隻聽得那牛吹還在台下不停地說著:“當時海水太大,鋪天蓋地而來,我軍想退已來不及--”
“好了,本帝都知道了,你下去,好生休息幾日吧。”東方豪有些不耐煩了,隨意揮了揮手。
牛吹不敢再多說,立即行禮退下,徑直出了大殿,卻是遵從帝君意誌,回家休息去了。
“都說說吧,對於此事,你們都有什麼看法?”東方豪淡淡開口,隨即輕輕咳嗽了一聲。
一大臣出列,行禮道:“帝君,依臣下愚見,此事該治諸葛川之罪,正是他薦人不明,才遭致了如此慘敗,致使我軍二十萬出征,隻有一人得返,如此大辱,自建國還是第一遭。”
“你這話,的確是愚見。本帝告訴你,除非諸葛川親自領兵,換了其他任何將領,都將是許統一個下場,此一敗固然是奇恥大辱,卻怪不得許統。”東方豪略有失望,指著這大臣痛斥。
這大臣被臭罵了一通,不敢在亂說,即退了回去,卻又聽得東方豪道:“如今西部戰線,暫時膠著,阪國一戰卻是大敗,你們有誰能告訴本帝,本帝該如何對待這迅速崛起的阪國?”
一陣沉默,帝威所至,眾文武盡皆恐懼,生怕一個不慎,就說錯了話,東方豪的脾氣並不好。
“帝君,臣下以為,明侯終究隻是一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縱然用兵如神,卻不夠老練,既然西部戰線膠著,不若召回諸葛川,隻要有他領我峒國雄兵出擊,必然可以大敗阪國,一血前恥。”一略顯年輕的大臣出列,一臉的鬥誌,明顯屬於狂熱型的主戰份子。
然則這人剛剛說完,就有一大臣立即出列:“帝君,臣下以為,康國實力大減,又因地域無邊,需分兵鎮守,正可徐徐圖之。阪國地域不廣,能夠集中兵力。若是諸葛將軍率大軍進逼,明侯多半會固守,如此一來,最後必然是不了了之,反倒更加成就明侯的威名,此舉不妥。”
“海無岩,你是怕了明侯那毛頭小子嗎?想我大峒帝國,人才輩出,豈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先前一人明顯與後來一人有矛盾,頓時出列大聲嗬斥起來。
海無岩倒還沉得住氣,隻是冷哼一聲,接著才道:“李霖,此次阪國一戰,明侯的計謀,堪稱是滴水不露,世人盡皆傳揚,有這種用兵如神的將領,你真以為阪國那麼容易拿下嗎?”
“好了,不要爭了,你們二人所說,都有道理。如今我軍大敗,若是不管不問,自吞苦果,天下諸國,必然以為我峒國好欺負;但若再度舉兵攻打阪國的話,麵對已有兵馬近三十萬的阪國,麵對明侯,我軍勝算實在不大。因此,本帝的意思,是要派一謹慎的上將,領兵五萬,鎮守梓辛城,一來是要防備明侯興兵攻打我國,二來則是時不時騷擾阪國王都邊境,讓阪國以為我軍隨時都有可能進攻,如此也可堵住天下人的嘴。”東方豪微微動彈一下,淡淡開口。
“帝君,末將願受領此任。”一個虎背熊腰的年輕將領大步出列,聲如洪鍾。
東方豪朝此人望了一眼,卻是自己的侄兒東方明,年齡二十五,一年前突破先天之境,算是帝室成員中的佼佼者了,此人從小就被苦心栽培,通曉兵法,不過卻一直沒有戰鬥經驗。
“明兒,吾弟英年早逝,隻留下你這一根獨苗,你還年輕,當好生學習,退下去吧。”
東方明模樣粗獷,一看就是猛將型的人物,哪裏願意退縮,立即行大禮道:“帝君,末將已是先天高手,更通曉兵法,立誌要做第二個諸葛將軍,豈可退縮,還望帝君成全。”
東方豪沉默了一會兒,終究點頭同意,隨即宣布退朝,自己先就離開了。
他卻是去見了魅影,詳細詢問了當日發生的情況,聽說險些殺死黃胤,不由得暗道可惜。
時間很快,已經是十月十四日的傍晚了,接回秦瑤之後,黃胤就一直陪著她,放下了其他事。
該進行的事情,都在進行著,用不著他去擔心,是以他下令,這一天不見任何人。
下午的時候,秦瑤心情好,說是要出去一趟,還不允許他跟去,他便派了幾個軍士便衣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