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曆史學家司馬在《明王》中如是寫到:一三一八年十月十二日,明王以阪國國君及所有王室成員為誘餌,誘得許統二十萬大軍至星野鎮,又以千餘軍士毀掉臨海大渡口,引海水衝擊,淹沒星野鎮。此一役,海浪破空,淹死許統大軍九成有餘。許統兵敗後,無顏存活,自殺沉海。又有明王麾下上將田楷真回軍,引來梵國八萬大軍追殺,與山區中伏,大敗歸降。明侯到來,令叛將嶽凡攜帥印回營,誘出餘下兩萬守軍。此一役,明王得精兵七萬有餘。
幾個時辰之後,歸降了黃胤的嶽凡,果然如承諾中所說,返回了歆山要塞,以帥印證明身份,帶出了兩萬守軍,一並歸降了黃胤。一日之間,黃胤盡得梵國七萬精兵,聲勢大振。
這天晚上,黃胤領八萬五千兵馬,進入了歆山要塞,繼而略一思考,便派了凡真去見梵國君。
梵國國君算不上昏君,因為他把國家治理的還算富足,可此時聞聽大敗,三萬將士被殺,七萬將士投降,當時就急怒攻心,竟然引動了多年的頭疼病忽然發作,直接一命嗚呼了。
對此,凡真是一陣無語,好在那國君立下的儲君膽小如鼠,明白大勢已去,便獻出了王者之印,並決定在第二天一早,親自領著全國的多數文武官員,迎接阪國軍隊前來。
黃胤終究不是國君,不敢擅自作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徑,便命田楷真連夜返回,將國君接來。
刁威因為煩悶的事情太多,雖然大勝了,卻心事重重,正愁著睡不著覺的,忽然見得田楷真連夜返回,又回報了已經拿下梵國的消息,頓時喜出望外,再聽得明日便可收繳梵國的王者之印,當即便讓田楷真帶他連夜趕過去,如今的他,也有些喜歡在空中俯瞰蒼茫大地了。
十月十三日一早,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刁威一夜未眠,卻是精神抖擻,仿佛年輕了好幾歲一般,在黃胤大軍的擁護下,喜氣洋洋地收繳了梵國的王者之印,之後便睡在了梵國的王宮。
在刁威睡覺的時間裏,黃胤決定留下一萬五千精兵鎮守梵國南部邊塞,以防寮國作亂,至於領軍主帥,黃胤本來有些徘徊的,可嶽凡親自前來請命,黃胤便封他為中將,將這一任務交給了他。餘下的七萬兵馬,黃胤則令田楷真帶領,先行返回阪國王都,按兵不動,等他回歸。
在梵國的時候,嶽凡也是中將,可深得器重,如今到了阪國,雖然還是隻是中將,但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他倒也沒有說什麼。畢竟,黃胤的手底下,先天高手就有多人。
到得下午的時候,刁威一覺醒來,發覺除了守衛自己的侍衛之外,黃胤等人早就不見了,不禁有些疑惑,他也知道神兵獨孤的事情,卻不知道這神兵的危害,所以有心讓黃胤去取。
喚來了侍衛詢問之後,卻是黃胤和凡真早早便趕去了神兵穀,去看這把傳說中的神兵了。
刁威不會武功,加之心中憂慮自己的王子和寵愛的李貴妃,便沒了繼續呆在梵國的興致,略一思量,留下了一道意旨,加封黃胤為梵城城主,賜神兵獨孤。至於那傳言,他也知道,對於黃胤能否取出神兵,他也不放在心上,反正他已經賞了,拿不拿得到,就不是他的事了。
神兵穀在梵國王都的南麵,距離南邊的寮國,不過三百裏的距離,四周都是近千米的大山,隻在正中間的位置,有著一處不大的山穀,正是存放著神兵獨孤的地方。
黃胤二人到達以後,甚為震撼,因為還在山穀之外,大山之中的時候,二人便感應出了一股衝天的煞氣,仿佛裏麵是一處天地間無與倫比的修羅殺場。
待得忍住這煞氣的衝擊,一路進入了山穀,兩人更加震撼了,因為山穀之外,是生的世界,山穀之內,卻是死的世界。外麵有樹有草有花有鳥有獸,裏麵卻隻有一把插在地麵上的神兵。
這就是獨孤嗎?黃胤運轉全身的功力,才勉強承受住了山穀內遠勝穀外的衝天煞氣,繼而便在直徑約三百米的平坦圓形穀地正中間的位置,見到了一把似刀非刀,似劍非劍的怪異兵器。
“侯爺,好一把絕世神兵,這煞氣之重,都足以殺人了,你看,這裏死地一片,或許便是因為萬物承受不了這衝天煞氣的緣故。”凡真不敢說話,怕被影響了心神,他選擇了傳音。
黃胤深以為然,同樣傳音道:“凡真,如此神兵,這天底下,怕人沒有幾人,能夠駕馭了。”
“侯爺,莫非,你想要試著取走這神兵嗎?”凡真略有詫異,他現在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