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在長安的任務已經完成,如果沒有那個時不時找自己麻煩的金巨東,這個長安之行也算是完美,這個金巨東不是一般的讓人討厭,足以令一項是好脾氣的霍光糟心煩透到接近抓狂的地步,金巨東不但每都會找到霍光陰陽怪氣的一番話,還不停的上奏武帝,要和霍光鬥智。
比文比武霍光倒是聽過,可是這哥們竟然別出心裁想出鬥智這麼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比試名目,霍光不得不懷疑金巨東的智商到底和自己在不在一條線上,霍光是一躲再躲,他不是怕自己輸,而是實在不願意成為別人茶餘飯後消遣的對象。
可是直到他想要回北關找武帝辭別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想什麼都不做就回去,那簡直是癡人夢了,原本他以為鬥智這種幼稚的行為隻是金巨東的一廂情願,滿朝文武大臣都不會放在心上,更別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他認為最不可能會支持金巨東鬥智這種可笑到極點提議的人,就偏偏答應了金巨東的求情,而且還對此非常感興趣。
武帝召見霍光入宮,他以為這可能就是皇帝要在他臨行前點客套話,然後自己呢就可以收拾東西回北關去。
然而當他踏進宮門的時候,才知道這哪是什麼臨行前的客套啊,簡直是一個考場。
霍光之前已經拒絕了金巨東的鬥智提議,當時武帝並沒有什麼,事後劉生悄悄告訴他,陛下其實很希望郡馬能在大殿內贏了秦韓國的金巨東,免得金巨東以為自己真的有多了不起,不過武帝十分尊重郡馬的選擇,隻要郡馬不願意,就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就當金巨東是個跳梁醜罷了。
霍光跨進大殿,還是感歎自己太年輕了,可能他是最後一個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的人,滿朝文武都已經到了大殿,其中還包括金巨東,這個家夥在看見霍光做進大殿時,臉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看見這抹笑的意思就是,他的陰謀得逞了,這次召見霍光,不是君臣間的臨幸辭別,那就是一場考試,而考生隻有兩個,霍光和金巨東,其餘所有人都是熱情洋溢的觀眾。
霍光還是按照程序跟武帝跪拜行禮,這時候霍光已經知道等待著他的是什麼,所以也沒有意外,既來之則安之,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實在的他也不怕金巨東,單單憑這兩和金巨東的接觸,這家夥也不是什麼有大智慧的人。
所以金巨東要和自己鬥智的時候,霍光才覺得不可思議,也不願意和他比試,隻是覺得這是孩子在提一個無理要求罷了,懶得理會。
金巨東好不容易才服武帝同意這場鬥智,而且還有文武百官見證,真是一刻都等不及的就想趕緊開始。
最重要的是,他有信心一定可以贏了霍光,因為他從秦韓國帶來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他搜集很久而且已經考過秦韓國內的許多智者,可是這些智者,沒有一人能夠全部答出,因此他確定,這個問題霍光也不會全部答對,就算他再聰明,也不會比那些智者加起來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