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仙自有道理,不懂世界那麼難(1 / 1)

山高水遠一世界,撥開烏雲不見天。有人恨來有人愛,邊城天涯隱書院。這話說的是一座書院,這座書院裏培養了太多的文化人,這些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雖然都是來源於生活,但是有些時候這些故事又從生活開始升華,成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這座書院建造在錦江之濱,離水最近的地方是一個碼頭,碼頭上還停留著幾艘沒有開走的船。這些船也不是什麼大船,就是漁人經常劃的小舟。幾塊木板或者竹子鑲在一起,隻要不沉下去就叫做船。槳葉一點不講究,就是一根大木頭上麵屑出一個麵。平時也不見這些船來回的在江上跑,隻是偶爾會看到這些船會承載幾個書生從這邊岸上到對麵去。岸上是一座被將軍們遺棄的老城,城裏的將軍都是按照駐軍時期的規格建造,一城圍繞以城,庭院在左右自然也是方士拿著羅盤看過。不然曾經的將軍們自然也就不會選擇這裏駐紮。

在靠近水邊的一座木機構房子裏傳來朗朗讀書聲。此時弟子們背誦的是《弟子規》,所謂學問自然有次第之說,進門的第一課就該是學習規矩,聽到弟子們背誦弟子規,那麼這棟樓的學生自然也就是才入門不久的弟子。這教書的先生是一位看起來也不過十五六歲的孩子,此刻望著濤濤錦江水歎息道:“江山無限好,庸人自煩惱。國事不相問,瑣事難來饒。”他反背著右手,左手拿著一本書捂在胸前,在他的心裏裝著整個國家。但是他身後的那些孩子可是沒有他這樣的情懷,一隻眼睛看著他,另外一隻眼睛在尋找能和自己玩的夥伴。他突然喊道:“靜心,弟子規你可有理解?”

他說的這個靜心是坐在最前麵的那個孩子,這孩子看起來九歲左右。捆著兩個毛孩揪揪頭,看起來也不像是懂事的主。他本來真正拿一顆糖逗鄰座的孩子,突然被問問題立刻就安靜了下來。對著整個學堂的弟子膽怯怯的站起來,裝著很害怕的樣子,看得出他心裏肯定是在笑。問道:“沒有理解可以嗎?”

又問他:“唯有學,以成才,你不學,何以成材?”

靜心忍不住要笑,說:“不成材,不成材,我為何要成材?家裏良田千畝,傭人無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為何要學?為何要成材?”

“詩雲家有乃父母之德行積攢你一日不成材,一日損陰德,積德難連續,消福卻不斷,其對比如何?你不明白?”這話越說越嚴格,有些溫怒,卻也不轉身,倒也不是真的發怒。

靜心好像不願意配合了,坐下去笑道:“大師兄,你學得一點都不像,一點都不像。”

剛才這人原來並不是他們的先生,隻不過是他們的大師兄而已。今兒他們師傅並不在學堂,這幫孩子可是玩開了。大師兄叫楊在心,楊是他的本姓,在心是師傅賜字給他。楊在心被師弟拆穿雖然心裏有些不太高興,但是既然是玩他也就不會放在心上。一個箭步就到靜心身邊,抓起他衣領問道:“老弟,你怎麼就不好好配合?”

靜心左手從在心的手拐處伸上來往前一推,右手打在在心手腕,這招叫擊蛇脫樹。在心被他這無心一打往後推開幾部,道:“怎麼樣?師兄,我這招用的如何?”

等靜心笑的時候,在心的手再一次抓住他的衣服。說:“用的不咋的。”

靜心有些不好意思,想再用剛才那招的時候發覺已經不靈,隻能求饒:“師兄,你怎麼能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呢?放開我吧?”

其他的孩子哄堂大笑,剛才被靜心拿糖逗耍的那個孩子喊道:“大師兄,好好教訓這小子,平時就仗著自己會一點手上功夫欺負我們。”

在心道:“苦心,師傅不是說你是天下第一腳嗎?你不知道用腳?”

苦心蠻委屈的說:“他總是規定不允許我們用腳。”

在心心裏有些來氣,罵他道:“就不允許你規定?你規定不許用手他不就死定啦?”

苦心心裏更苦,說:“可是他是師兄。”

在心這下氣不在靜心的身上啦!放開他,一把提起苦心道:“你為什麼這麼笨?師傅給你起名天下第一腳,還不如起名天下第一笨腳。”

在心知道苦心最不喜歡別人說他笨,他為的就是激怒他。

苦心反駁道:“不是,我才不是呢!”

在心道:“就是,你就是笨。”

苦心反駁:“不是,不是,我才不笨。”

苦心越說越發怒,他旁邊的其他弟子都抓緊散開,在心繼續激怒他。氣得苦心跳起腳哭,越哭越大聲,越大聲用力就越大,腳落在地板上,在心運氣馬步都沒穩住,被震到講台上,拍拍灰塵站起來道:“你看,就你這腿力,誰能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