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325年十月,三千禁衛軍浩浩蕩蕩跟隨被貶王爺趙陵,踏上了國家最東邊的邊陲陽關。
在王爺規格的馬車中,一臉苦澀的趙陵終於嚐到了天子的怒火。“奉天承運,吾皇召曰,吾三子陵不按禮製,不守祖訓,公然闖入帝國最高神聖象征菱形塔,引天雷震動,天火降臨,百姓各有傷亡,吾引天人感應,念其年幼,吾三子陵任陽關司馬,領三千禁衛,即刻出京。”
貼身侍衛林宇一遍又一遍的讀著皇帝的詔書,趙陵麻木了。帝國中有無數個像他這樣的紈絝皇子,但他偏偏是趙羽大帝的嫡出,嫡出皇子中本有五個,出生時夭折了一個,另一個卻在五歲時染上了疾病,不及而亡。在分封中,大皇子趙格冊封太子,二皇子趙津冊封揚中王,最小的三皇子趙陵冊封靖陽王。
太子趙格輔佐朝政,二子趙津在帝國南麵遠征南泥國,隻有十六歲的三子趙陵在帝都最受天羽大帝的疼愛,在孫皇後生趙陵時大出血而亡,趙陵在父皇的光輝下肆意強搶大臣家裏錢貨,毆打大臣,最近一次把太子太傅武先生的胡子燒了,號稱髯美須武先生摟著燒一半的胡茬,在天羽大帝的跟前哭訴著靖陽王趙陵各種斑斑劣績。另皇帝頭疼不已,最終罰趙陵三個月不許出門。沒想到,這次意外闖入菱形塔的卻換來了這麼個結果。
菱形塔位於帝都的繁華地帶,麵向皇宮座北朝南。塔高一百零八米,塔頂上的菱形圖案如一隻眼睛神秘莫測,八邊八角八門形狀在陽光的照射下塔影歲時而動,成菱形狀,故名菱形塔。皇宮正九門正好對應菱形塔的生門,建國425年,傳國15任,隻有曆代帝皇才能進的去,傳說在第一代帝王趙昱,開國就存在的菱形塔在西楚人得心中是神聖的。
“靖陽殿下,車馬快到剛合城了,將士們累了一天了,是不是要休息一夜,明天再上路?”林宇輕聲打斷了趙陵的回憶,趙陵掀開車簾看著天色,遠方的火雲化作了縷縷絲煙,暮色漸漸深沉,不少官兵正在起火把,準備夜行。“讓將士們原地休息,明天補給完備後直接穿過剛合城,不得停留。”“喏!”趙陵自從出京後變得沉默寡言,這是侍衛林宇最直接的感覺,一路走來,隻是將那詔書一遍又一遍的朗讀,讓林宇心中很不是滋味,雖然免除死罪,畢竟皇帝陛下最疼的三子遠赴邊關,有可能這一生不得回京。
金黃色羊腿滴油進了火堆,發出呲呲聲。趙陵接過林宇的小刀,在羊腿上割下一小塊瘦肉,拿出精鹽細細灑了一通,晾了晾,一口吃了下去。瞬間羊肉的香味竄遍了整個味蕾,趙陵長長舒了一口氣,轉過頭對林宇說道:“你的炙烤技藝越來越純熟了。”“殿下過獎,為殿下效力本就是我的職責。”
“在這荒郊野外的,跟我就別這麼客氣了,一路你也辛苦,我不會虧待你的。到了陽關,定要封你個將軍當當!”
“謝殿下,殿下一路走來,職下看在眼中,疼在心裏殿下”林宇的聲音悲慟道,“殿下若聽我一言,也不至於闖”
趙陵抬手阻止了林宇,“林護衛,過去的事就過去了,父皇又沒有摘去我王爺的帽子,隻不過是讓我去邊陲曆練,曆練,沒什麼大不了的。”
“如今邊垂戰事雜亂,聽聞北齊、北峋(xun)、北雲(yun)三國鐵騎也縷掠邊關重鎮,大有聯手之意,父皇是想讓我學習二哥,不要在頑劣不堪,而是要建一番功業。”
“殿下能在這麵短的時間看清陛下的用意,實屬有心,邊關戰亂不平,職下定保殿下平安。”
“好,我也迫不及待的想去邊關看看是什麼樣子了!”趙陵說道興奮出站起身來走到馬車上昂首看著一堆堆火堆旁坐臥的將士們興奮的說道。
“這是我認識的靖陽殿下麼?難道殿下想通了?”林宇小聲的嘟囔著,反差如此之大另林宇感到了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有勞林護衛了,我先睡去了”趙陵順勢鑽進馬車,裏麵有侍女小葉在鋪床。“這才是殿下。”林宇不禁一笑,當下把趙陵遞給他的小刀如寶貝一樣收起來,指揮禁衛布置營寨,自己則矗立在馬車前如塑像一般
第二日,清晨。林宇輕扣車窗,一隻素手慢慢掀開窗戶,“小葉,殿下,可曾醒了?”
“嗯,還沒有,準備出發嗎?我這就叫醒殿下。小葉關上了窗戶,低下頭默默的看那張熟悉的臉龐。在京都中他是對侍衛林宇,還有她侍女小葉最好的人了,小葉永遠也忘不了那次他闖入菱形塔的情景。“這就是菱形塔?”在塔下,身著王爺錦袍的趙陵顯得雍容華貴,棱角分明的臉上帶著特有的稚氣,眼神卻閃亮如繁星,細長的眉角於眼角遙相呼應,身高七尺卻略顯單薄。負手對著侍女小葉說道:“你與林宇在此等候,我進去看看。”“啊,什麼?”“殿下慢來,此塔隻有曆任國君才能進,殿下莫要硬闖。”林宇驚呼,拉著侍女小葉一起跪了下來,小葉驚呼:“殿下,三思啊。”一票護衛跟著跪了下來,“請殿下三思。”“煩煩煩,讓你,你,還有你們,帶上你們來真的很煩。”趙陵氣的在每個侍衛的肩上來了一腳,趙陵是知道的這個規矩的,之前從沒有來過的他,但不知怎麼,剛滿三月禁足期,一股強烈的欲望驅使他來到了這裏。方圓十裏的四周築有高牆,卻隻有一個聾啞的看門老人,十分怪異。曆來皇室有朝拜和瞻仰,在離塔十裏的地方有一座與塔對應的八角小樓,樓高兩層,第二層異常寬闊,從二層望去,菱形塔樣貌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