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的艦隊直接從濟州島向朝鮮國的羅津港駛去,計劃中楊越將親率大軍由羅津港下船,沿圖們江直撲滿清原都城腹地興京。
如有可能楊越甚至想率兵兵臨滿清都城盛京,逼使守遼河入海口的清兵回援,到時賀一龍也會率領“虎賁營”,趁勢一舉拿下旅順。屆時楊越的大軍則同時可以由旅順和羅津港二處地方撤退。
三千虎狼之師很快順利地在羅津港登陸了,楊越看著眼前排列整齊的三千鐵騎,豪氣衝天地鼓勁道:“自大明建國初期,我朝幾次率大軍來到草原,追殺蒙古韃子以後,我朝大軍就甚少有進入草原的,更別說進入草原的腹地了。
今天我楊越就帶著你們踏上這片草原,這些年,那些韃子時不時的到我大明境內燒殺搶掠,猶如無人之地,還美為其名,稱之為“打穀草”,這就是國恥。
他們這種“打穀草”的罪惡行徑,使我們多少漢家子弟,家破人亡,淪為他們的奴隸,這就是國恨。我楊越這次帶你們進入大草原,就要血債血償,一洗國恥,以報國恨!而我們這些壯舉將會被後人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血債血償,一洗國恥,以報國恨!!!”楊越的話音剛落,天空中就響起了轟雷般的咆哮聲,這是漢家子弟的怒吼聲。
一陣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凜冽寒風,讓高高的枯草如同大海波浪一般此起彼伏的湧到眼前,然後湧向天邊,在浪穀的時候,就會現出成群的牛羊,歡快的馬匹,還有孤獨的牧人。
牧羊人巴圖噶爾躺在羊群裏,躲避著刺骨的風寒。這裏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寒風就如同刀子一般,割著人肉,老羊皮襖都不能抵擋住,尤其今年草原也生了打小就沒有見過的寒冷,按照這樣下去,到了深冬時候就會有更多的牛羊被凍倒閉。
好在大汗已經建國了,這些年大汗帶領著他的子民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部落,打了一次又一次的勝仗,甚至都打到大明天朝京師幾百裏外的遵化了,每一次戰後都帶回了數不盡的糧草,財物,奴隸,大汗子民生活得越來越好。
此次大汗出征朝鮮,巴圖噶爾的兩個兒子和部落裏的男丁都帶著刀槍騎著最彪悍的戰馬,隨著部落首領跟著大汗去征討朝鮮去了。
對於此次的收獲,巴圖噶爾表示了絕對的信心,雖然自己沒有和朝鮮的軍隊交過手,但是自己最了解大明的戰鬥力了,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記得那年秋天自己和部族的人去打穀草的時候,遇見的大明所謂最精銳的邊軍,不是躲在高大的城牆之上瑟瑟發抖,就是那麼幹看著大家在漢人的村莊呼嘯來去,等大家搶掠足夠之後才戰戰兢兢的目送我們回去。
這次部族首領說了,朝鮮國的士兵比大明的士兵還不如,就如一群溫順的羔羊。此次部落出征歸來,家裏又能添上數名奴隸,以後自己再也不用在寒風中牧羊了,說不定還能帶幾個朝鮮娘們回來嚐嚐鮮呢!
巴圖噶爾正在想著美事,突然他感覺自己身下的大地輕微的顫抖起來,巴圖噶爾一骨碌爬起來,這是有大隊騎兵經過啊,在這時候有大隊騎兵經過,一定又是哪個部落響應大汗的召喚,調集完畢去朝鮮境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