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尺不甘心地又說道:“不過也不能讓那姓楊的好過,大嘴明天找時間把姓楊的和張可望那小子關係透露給“闖塌天”劉國能的人聽。“闖塌天”劉國能他們不是一直想脫離賊寇的名號嗎,找機會再告訴他們,那姓楊的根本也不是什麼官軍,也是和我們一樣都是賊寇,看那“闖塌天”劉國能不先活劈了那姓楊的公子哥。”
“大哥,那“闖塌天”劉國能如果鬧起事情來,“闖王”,“闖將”他們不就沒救了嗎?”李大嘴提醒道。
“你傻啊,你會把陳奇瑜那老狐狸在我們這安插了人的事情一起說啊,叫他們也忍幾天,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宰了那姓楊的和張可望他們。”劉玉尺說道。
就這樣,楊越的大軍雖然下麵暗流湧動,但都相安無事。沿途都有親兵不時的向陳奇瑜彙報這些騎兵的狀況。幾日後,陳奇瑜派去的親兵全都陸續返回,也沒有發現這二千騎兵有什麼異動,於是陳奇瑜正式開始招撫那些賊兵。
陳奇瑜先後收編了三萬六千多賊兵,全部加以慰勞,然後遣送回鄉務農。並把那些賊兵,每百人編為一隊,每隊派安撫官一名護送回鄉,並發布檄文要求所經過的州縣拿出糧草供應他們,遞接遣送他們還鄉,各地將領不得攔截,以免破壞招安的事情。
由於楊越的出現,那些賊兵都沒有遭受很大的損傷,所以那些賊兵都不甘心就此投降官軍,隻有“闖塌天”劉國能厭倦的賊寇的生涯,不願再做賊寇了,再得知其它賊兵詐降後,幹脆帶著幾百心腹投了楊越。
而其餘賊兵都懷著詐降的想法,走過棧道後就不接受管製了,把陳奇瑜的五十多個安撫官殺了個幹淨,然後攻占州縣,關中一帶大為震動。
陳奇瑜聽聞後,大悔自己失策,不該念及舊情,輕信了楊越的那番的鬼話。陳奇瑜在悔恨之餘,立馬寫信向楊嗣昌說明原委,希望楊嗣昌能在皇上麵前,幫自己解釋一二。同時陳奇瑜又聽取了幕僚徐峰的建議,把罪名盡可能的推到別人身上,以求卸責。
賊兵剛剛反叛時來到鳳翔,哄騙駐軍打開城門,守城的士兵知道他們是在詐騙,就騙說用繩索拉他們上去,殺死了先上去的三十六個人,其餘的賊寇一哄而走了。
他們進犯寶雞,也被知縣李嘉彥挫敗。陳奇瑜就彈劾嘉彥及鳳翔鄉官孫鵬等破壞了招安的事局,撫按官也對招安懷有二心,這才逼反了那些賊兵。
這下崇禎朱由檢惱了,嚴厲批評了撫按官,逮捕了嘉彥、孫鵬及士紳、百姓五十多人。陳奇瑜又聽從了幕僚徐峰的建議向朝廷請求傳令陝西、鄖陽、湖廣、河南、山西的五位巡撫各自把守要害地帶,隻要有失守的就治他們的罪,試圖以此來為自己分擔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