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閱讀與闡釋(1 / 1)

記得1986年,《小說選刊》曾經選載過著名作家朱蘇進的中篇小說《第三隻眼》,二十多年過去了,小說中那犀利不免冷酷、敏感而又帶著陰暗的目光依然讓人感到一絲絲寒意。

《第三隻眼》當時是寫台灣海峽兩軍對壘,一解放軍戰士不小心被俘成了敵人的宣傳工具,企圖抓住人性的弱點來動搖軍心。如今,兩岸合作,火藥味漸漸散開。但好小說能夠超越題材的限製,成為跨越時空的經典之作。

今天,我們欣喜地讀到了具有同樣力度的優秀中篇。劉永濤作為70後的作家,算不上名聲顯赫,但這一篇《我們的秘密》顯然是不可多得的好小說。和《第三隻眼》寫敵我對峙、明爭暗戰不一樣,《我們的秘密》寫的是日常生活,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普通人故事,一個小公務員因為無聊玩起猜謎遊戲,因此洞悉了很多人的秘密,災難開始降臨,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到了精神病院之後,他再度窺視到醫院和病人的雙重秘密,他麵臨殺身之禍,隻能逃亡到荒僻的山村。這樣的作品很容易寫得特別陰暗、冷漠,但作家在詭異中依然看見“光”,依然不忘記這個世界上的善意、良知、純真,《我們的秘密》將人性、神性、鬼性和詩性完美結合在一起。

方方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也是關於普通人的人生敘事,和她早期的《風景》一樣,小說氤氳著一股悲涼之霧,她對那些善良而正直的人們投注了更多的悲憫和同情,小說雖曰個人悲傷,但在那個無情捉弄人的命運之手,豈是一個人的悲傷承擔得了?

小說貴在寫人生經驗,人生經驗有來自自身的經曆、體驗和感受,也有來自他人的經曆、體驗和感受,也有通過閱讀和想象的人生經驗。在這些不成條理、相互交叉的人生經驗裏,有些被升華為哲學,有些被視為某種處世原則,還有更多的則不能浮現在海平麵上,有些漂浮在生活的淺海,有些則沉澱在生活的底處。方方和劉永濤通過對人生經驗的解密,或直接,或間接,寫出了時代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