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小田村(1 / 2)

小田村,一座因為田地收成好而得名的小村莊,四周低緩的山坡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清風吹過,綠草起舞。清澈的河水緩緩的從村前流過,青山綠水中帶著一絲安靜,一絲祥和。

夕陽落下,山坡下的縷縷炊煙從屋頂緩緩升起,忙綠了一天的村民一邊互相打著招呼一邊牽著耕牛向自家走去,看著走在前麵扛著鋤頭,牽著牛的漢子,楊凡心裏就充滿了幸福,沒錯,這就是自己的父親,楊仁義!聽母親說過祖母在生下父親等三兄弟的時候,對父親最為看重,打算讓父親心懷仁義,光宗耀祖的,所以就給父親起了這個楊仁義的名字。結果父親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念了半年的私塾就被請了家長,原因是先生每次講授《論語》時,父親總是打瞌睡。結果可想而知,等待父親的是祖父的暴打,從那以後父親再也沒有去念書,在家種田,一直等到母親生下自己時,祖母才跟母親說起這段往事,並拉著母親的手鄭重的囑咐一定要讓自己念書,好光耀門楣。可惜的是因為沒錢自己一直到現在都沒念成。

“凡兒,你傻笑什麼呢?快點走,看看你母親給咱們做了什麼好吃的,”瞥了一眼傻笑的楊凡,楊仁義搖了搖頭,自己的這個兒子就不是個種田的料,幹活的時候不是腰疼就是屁股疼,看看人家王二蛋種田比他爹都快,都是同樣的十三歲,可是差距怎麼這麼大呢。看著就生氣,可是沒辦法誰讓前些天兒子生了一場大病,把自己和孩他娘嚇壞了,現在好不容易身子好些了,結果非要跟著自己來田裏幹活,唉......算了,隨他去吧,隻要平平安安的還有什麼不知足。

" 知道了,爹。”楊凡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的隨口應了一聲。

小田村東頭一間還算寬敞的土胚房前站著一位婦人,身上穿著有些破舊幹淨的粗布夾襖,發鬢上插著一支木簪,神色有些焦急,不時的抬頭望向村口,嘴裏小聲的嘟囔著什麼,直到看見村口出現的楊家父子這才喜悠悠的轉身回去了。

“娘,我和爹回來了,您怎麼還轉身回去了,今天做啥好吃的了?快到大門口的楊凡向廚房喊了一聲。

“你這個小沒良心的,怎麼才回來,娘都擔心壞了,身子骨剛好些,再累壞了可怎麼辦?說著就端來一盆溫水讓楊家父子洗臉。

“娘,我身體好的差不多了,這不,今天我鏟草硬是把隔壁家的王二蛋給遠遠的甩在後邊,氣的他爹拿鞋底子使勁的抽他。”聽到楊凡這麼厲害,高興的馬氏一個勁的拍著楊凡的肩膀說,“還是我的凡兒厲害,種田都這麼厲害,以後注定是個出息的,不像某些個人長得五大三粗,當初一讀書不是打瞌睡就是跑茅房。”說著還瞥了楊父一眼。

楊父看著在那洋洋得意洗臉的兒子翻了翻白眼,心裏有種摩拳擦掌的衝動,一天下來鏟了三根壟的草也好意思說把人家二蛋甩的遠遠的?在看看旁邊對著自己不斷撇嘴的馬氏,楊父明智的選擇了閉嘴,沒辦法誰讓家裏馬氏比較潑辣,經常性的對自己使用掐肉轉圈龍爪手。所以隻能靠目光向兒子運送怒氣。

感受到父親運送過來的怒氣,楊凡果斷的擦了把臉向廳堂走去,還不知道母親做了什麼好吃的呢。

房子是土胚的,屋頂用茅草和石瓦拚湊成的。這樣的屋頂比單純的茅草更加有實用性,防風防雨,屋子還算寬敞,分東西兩屋,中間是個灶膛也是平時吃飯的地方。

楊父坐在桌子的上首,麵前放著一小蝶魯好的茴香豆,就著小酒陶醉其中,馬氏給楊凡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碗裏還放了一個剝了皮的雞蛋,那是給楊凡調養身體的。菜肴很簡單就是一盤山上挖來的野菜用少量的鹽放水裏煮一煮就行了。看著楊凡吃的香甜,馬氏這才坐下吃飯。

喝了粥的楊凡看著那盤“菜肴”覺得倍感的為難,隻是看著都沒食欲,可是沒辦法,像自家這樣的平民百姓隻要趕上天災人害,別說喝粥吃野菜了,能啃上樹皮,吃把“觀音土”就不錯了,看著馬氏皺著眉頭下咽煮菜,楊凡心裏有些難受。自從自己穿越到這付身體裏後,由於生病變得脆弱的身體是靠著馬氏和楊父日日夜夜無微不至的照顧才逐漸好起來的。這讓在自己的那個世界無父無母的楊凡備受感動,因此格外的珍惜這種親情。

“娘,我這個雞蛋吃不下去了,不好吃,我不想吃了。”楊凡小心翼翼的把雞蛋夾給母親馬氏。

“看著一臉認真的兒子,馬氏哪能不知道這是兒子在心疼自己,心裏有些苦澀,手上卻急忙的把雞蛋又給楊凡夾了回去。慈祥的撫摸著楊凡的頭說,“我家凡兒懂事了知道心疼母親了,娘不吃,小寶吃,把身體養的壯壯的,將來有了出息再孝敬娘。娘就是死了也心甘。”

楊凡看了一眼傷感的母親,心裏備受感動,自己所求的不就是這種親情嗎,上一世自己沒得到。幸運的是這一世上天成全了自己,給了一對疼愛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