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貶牡丹(1 / 2)

金線牡丹現在是東夷獨有的品種,開花之時,巨大的紅色花朵上鑲著一圈金邊。

之所以說“現在”為東夷獨有,是因為寧朝立國之前,這金線牡丹不光大寧,東南西北到處都是,那時候這花的名貴程度也就和地攤上的大白菜差不多。

至寧太祖年間,依然如此,民間更有鬥花者,種出各種奇異色彩形象的品種,請當地鄉老評判誰的花最好。一直到聖武女皇臨朝。

話說這位女皇陛下在蜀州降世之時,當真稱的上氣運滔天,剛出世因為其日夜啼哭,三月不停。結果整個大寧連續三個月暴雨不休。九歲隨家人遷往臨安,途經安嶺,有萬狐來賀,獻上法寶經書等物。此後,更是言出法隨,念動神至。

說起來卻是因為當年天命神君費雄幹出的短見事,他存心哄騙九尾狐,最後食言而肥,自以為得計,卻不知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當他拒絕傳授那狐妖修行天仙的法門之時,身上的福慧氣運,至少有三成被老天剝了下來,轉嫁到了這妖狐的身上。

三成對於費雄來說著實不多,但對那九尾狐妖來說,卻著實多的不能再多,所以當這位被封為天心狐星君之後,她並未留在天上,而選擇了轉世為人。便是這位聖武女皇。

因為她繼承了天命神君被老天扣除了的氣運,所以成為九五至尊也是輕而易舉之事。此後大寧國力之強,天下再無一個對手。而這位女皇天生有一樣怪癖,喜歡用鮮花百種浸泡於溫水中,名曰百花湯。幾乎每日都要用此湯洗浴。不可中斷。

至於為什麼這位陛下會有這種習慣,卻是眾說紛雲。現在流傳的說法皆言,這女皇本是狐妖轉世,因為投胎之時妖氣未曾褪盡,故身有狐臭,所以喜用百花摻入溫水沐浴,以免身上氣味難聞。不過這個說法,隻在民間流傳,是真是假卻無從考證了。不過因為這位女皇的特殊嗜好,卻讓那金線牡丹絕跡大寧。

此事說起來,還是當年女皇尚在位之時,有一年的冬天整個大寧寒冷異常,禦花園中百花凋零,用溫湯澆灌也不能開。偏偏也是巧了,那年大寧滅梁,舉國歡慶之時,女皇在太和殿大宴群臣,酒喝的多了,回到後宮就命人送百花湯沐浴,結果一等不來,再等還是不來,最後等的不奈了,開口問身邊的宮女才知天氣寒冷,百花不開,這湯自然也就送不來了。

本就喝高了的女皇陛下大怒,當即書聖旨一道,責令百花一個時辰之內立即開放,不開者立即問罪。聖旨寫完便命人懸掛於禦花園中,本來就喝多了,此時寫完聖旨更覺疲倦,當下伏案睡去,等一個時辰快到卻又驚醒過來,這才發現自己鬧了大笑話。

凡樹木花草,春華秋實,夏茂冬朽乃天地大道。自己居然寫聖旨讓百花一齊開放?而且還在一個時辰之內,更糟的是不開者還立即問罪,麵對一眾花草,這個罪可怎麼問?越想越是尷尬,暗思若這事兒被文武百官知道,還不笑掉大牙!當下命人去將那聖旨拿回來燒掉,以免成了笑料。

誰知那取聖旨的人還未出門,看守的禦花園的太監來報,那百花……還真開了。

萬沒想到這花兒如此識趣,女皇陛下頓時龍心大悅,當下命人備下金牌,金杯等物,凡開花者皆賞賜金牌一麵,金杯一盞,隻因這位女皇帝本就得位不正,所以文武大臣中怨言頗多,此次一道聖旨,百花開放,足可見自己乃天命所歸。所以女皇決定命人召集文武大臣前來,一同觀賞奉她旨意開放的百花。

等文武百官聚齊,女皇又準備了一塊最大的金牌,準備賞給自己最喜歡的金線牡丹,然後一眾人等,往那禦花園出發。等到了地頭,卻見女皇的聖旨還掛在大門口,而那園中百花,當真是爭奇鬥妍,姹紫嫣紅,百官無不駭然,對這位女皇陛下自是躬謹異常。

誌得意滿的女皇手捧金牌向她最喜歡的金線牡丹正走去,結果沒走兩步就看見那金線牡丹並無一朵開放。臉上有些掛不住的女皇,心中震怒已極,按她聖旨所寫,不開花者立即問罪。眼見文武百官皆看向自己,這位女皇陛下靈機一動道:“即然此花拒不尊命,就將它發配東夷,永世不得入大寧。”

結果此言一出,不到半月光景,除了東夷以外,其它地方的金線牡丹盡數枯萎而死……自此這花兒便成了東夷特產,想要賞金線牡丹,隻能親往東夷觀看。更糟的是,隻要一離開東夷的土地之外,無論移栽何處,這花兒不出三日便會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