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九章 戰至(1 / 2)

看著已經回撤的西夏兵,韓益正要命人追擊上去,卻見城外的投石機和火箭再次砸了下來,隻不過這次調整了方向,大多數落入了城門之處,已經追擊到城門的數百名忠武軍士兵死傷慘重,追擊勢頭一緩,剩下的一萬多名西夏兵趁機逃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城中大火足足燒了一夜,等到第二日的時候,北城方向仍舊是一種灼熱之感,“情況怎樣!”一臉疲憊的李校看著麵前的這幅景象道,“回將軍,昨夜西夏李拓突然率領三萬人馬進攻北城門,城中五千西夏降兵暴動,北城門破,但攻入城中的西夏兵已經逃離北城門,向馬鬃山方向而去。”

“損失呢。”李校問道,龍三猶豫了一下:“我方戰死兩千餘名士兵,受傷將近四千。西夏軍損失兩萬多名,其中北城將近四分之一的地方都遭到火災。”

“兩千多名士兵戰死,這李拓不愧為西夏悍將啊!”李校語氣平淡的說道,但身邊的龍三卻感覺一陣濃濃的殺氣,“如果不出意外,這李拓應該率領剩下的四萬西夏兵逃到了馬鬃關了。”龍三低聲說道。“馬鬃關?西夏天然險關?”李校眉毛一挑的說道。“不錯,我已經這這裏的事情派人報告給侯爺了。”龍三回道。

“嗯。”李校點了點頭。許瑋緩緩的放下手中的信報,看著一旁的唐雲問道:“唐叔,派往滁州的官員和物資都準備好了嗎。”“回侯爺,都準備好了。”唐雲神色恭敬的回道。“對了,再加上五十萬石糧食一同運過去。”許瑋淡然說道,“五十萬石!”唐雲神色震驚的問道。

要知道這五十萬石糧食可是相當於三千萬斤糧食,這在現在這個“西夏李拓突然對滁州城北城進行火攻,現在北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百姓流離失所,因此這次派往滁州的官員,過去之後以救災為首要目的,然後進行治理建設。”

許瑋向唐雲解釋道,“什麼,這幫混蛋,國與國之間的交戰,他們怎麼會對百姓進行傷害!”唐雲怒聲說道,“他們遲早會還的!”許瑋臉上閃過一絲煞氣。

沉聲問道,“這次是由誰擔任滁州城的州官?”許瑋有些好奇的問道,“是唐周。”唐雲回道,“唐周?行,我知道了。”許瑋點頭說道。

唐周,唐雲之侄,一直在利州擔任要職,其治理能力不下於唐雲,這在利州是人盡皆知的,因此許瑋並未多加言語。

第二日下午,不出陳大和李校的預料,周民和周威率領各旅的人馬已經返回滁州城,端城和樟城的西夏兵早已撤出往馬鬃關而去,見此情況,李校心中隻得惋惜一聲。

“派步兵三軍,步兵一軍共六萬忠武軍駐守滁州,命張猛為滁州統帥,沒有命令不得輕舉妄動!”“命唐周在上任滁州知州後,以安撫民心為首要職責,劃分田產,免除滁州三年稅收,發展滁州農利,派步兵一軍一旅歸唐周調遣,負責滁州治安。”“唐雲盡快安排遷往滁州的百姓,三月之後開始遷徙。”

一道道命令從興元府發出,整個利州開始運作起來,隨著利州,成都府在許瑋的治理下愈加蒸蒸日上,南宋許多州縣被天災苛政逼得走投無路的百姓紛紛舉家向利州和成都府而來,早有準備的許瑋和利州成都府一眾官員將這些百姓安置下來。

現如今成都府和利州有許多地方都是荒廢的田地,而這些流民的大舉遷徙讓利州與成都府慢慢充實起來,也得虧有成都府這樣一個天府之國的支撐,否則還真的很難妥善安置這些百姓。

據利州官員的大致統計,光是在一年之內遷徙的百姓就多達上百萬之眾,更別提以後了,有一次唐雲曾悄悄的向許瑋建議減少外來流民的收納,因為許瑋早已下令減少利州和成都府的稅收,雖然商稅和利州商會每年的進項比較可觀。

但現在是戰亂時期,難保這不是一條穩定的路線,現如今這幾州的開支多數都放在安置百姓和水利建設以及基礎建設之上,外有十八萬忠武軍的開支以及戰爭期間的大批損耗,現在利州的府庫隻能說是少有積蓄。

因此從侯府管家出來的唐雲終究從許瑋的角度出發,來建議減少一些開支,從而充實侯府府庫。但這建議剛一提出,就被許瑋給堅決否定了。

現在這個時候什麼最重要,人口,要是人口都不足你怎麼控製你的地盤,怎麼進行擴軍,怎麼來的自保之力,君不見曆史上那些富得流油的皇室最終不是被人造反就是被人叛變,究其原因,還不是他們將財富聚集到自己手中,讓許許多多的人活不下去,才起兵反抗,許瑋心中很清楚,自己可沒有什麼王霸之氣,身軀一震就能讓百姓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