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2)

二十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經曆漫長的上元古宙,寒武紀、奧陶紀、誌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直到侏羅紀和白堊紀,古地中海一直在下降。一場曠古未有的大災難從天而降,一顆質量為地球質量七分之一的大行星:冥神,沿地球自轉方向三十八度撞擊了太平洋地區,深度超過一萬米的馬裏亞納海溝見證了當時的烈度,冥神殘餘四分之一的星體反彈空中,落入印度洋地區,可以想見當時的末日景象。冥神撞擊的能量,造成業已分裂的盤古大陸加速,印度次大陸板塊沿東北方向撞擊歐亞大陸板塊,亞州板塊由於太平洋地區冥神的撞擊,加速西南向運動,由此引發喜馬拉雅地區強勢隆起,青藏高原由此發軔,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至今也未停止。冥神帶來的災難,改變了地球及其生物的發展方向。冥神來臨之前,白堊紀晚期,地球氣候溫暖,一片生機勃勃,被子植物群,如桑、木蘭、柳、楓、白楊、棕櫚等繁盛廣袤,為昆蟲、鳥和哺乳類動物,提供了大量的食料,使它們得以繁育。彼時地球自傳一周需三天三夜,七十二小時,植物光合作用時間更長,吸收太陽光更充足,長夜有助於植物將白天采集的光能轉化成自身的能量,因此,白堊紀時期的動物體形巨大,長頸恐龍體長十幾米,重四十多噸,梁龍更是長達三十米。翼龍、劍龍、暴龍和霸王龍等恐龍種類繁多,有些體型巨大,凶猛絕倫;有些體形較小,數量驚人。這一切在冥神到來之後慘遭滅絕,撞擊的能量使地球自傳加速,巨大的撞擊使地層斷裂,長兩千五百多公裏,寬七十公裏的馬裏亞納海溝既是冥神造成的斷裂帶,還有無數的斷裂帶分布在太平洋的海底。當時的太平洋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冥神的側向斜擊帶走地表兩千多米深的岩石沙土飛入空中,如山的岩石從空中四散墜落,大部分落在亞洲板塊,億萬年來造就了今天亞洲大陸主體板塊特別是華夏大地山川形勝的奇絕壯偉,既有南接秦嶺,北瞰黃渭,刀削斧劈,直刺雲霄的華山絕頂;也有盆地丘陵連綿相接,萬峰雋秀的喀斯特地貌;既有帕米爾高原上綿延兩千多公裏,巍峨莽莽,氣勢磅礴的昆侖山脈;更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喜馬拉雅山脈托舉的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還有天山、祁連山、泰山、峨眉山、太行山、黃山……名山大川不勝枚舉,沙漠戈壁,草原盆地各領疆域。亞洲主體板塊形勢由西向東,梯次下降,孕育無數河流奔湧,肇發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格拉丹東的長江、巴彥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黃河奔騰咆哮數千公裏,自西向東,萬山峻嶺間千回百轉東歸大海……這些都是冥神的傑作。馬裏亞納海溝平均深度八千米,地下熔岩噴發,高達數千米,岩漿噴湧如大河奔流,所到之處,生命全無,動植物無一幸免。大氣溫度迅速上升,火山灰充斥大氣層,厚達十幾公裏,遮天蔽日,植物見不到陽光而枯萎,動物因植物死亡而餓殍。一切都在一瞬間改變,地球生命死一般的沉寂,隻有噴發的火山,奔流的熔岩……幾十萬年過去,火山噴發逐漸停止,大氣溫度回落,冰川來臨。喜馬拉雅山繼續上升,珠穆朗瑪峰開始顯現,成為地球上最偉岸的山峰。這場引發恐龍滅絕的地球災難為什麼會發生?相較於恐龍,弱小的人類個體之於地球災難何以生存,人類之於宇宙又是多麼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