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片我的舞伴
作者——含蔭
說起跳舞汪岑就頭痛。小時候,有幾次學校組織文藝彙演,汪岑都是被挑去,但一排練,就又被送回來了,原因是,老師嫌汪岑跳舞不好看。老師還說她:“你跳舞怎麼那麼不認真,把別人都給影響了。”但汪岑天生就不是跳舞的料,所以上文工團她想都不敢想,也因此失去了參軍的機會。可是,有些事情就是這樣怪,讓人弄不懂。怕跳舞的她,後來竟成了跳交誼舞的高手。
第一章、萌動
1983年,汪岑電大畢業後,被分回原單位,在實習期間,因為沒有固定的工作,難免有時間到廠子的各處去看看。那時,正時興跳青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青年友誼圓舞曲》等十首曲子都被編成了舞蹈,各單位還利用業餘時間組織青年職工學習跳舞,以活躍職工的業餘生活。汪岑的單位也一樣,利用業餘時間在會議室教跳舞,汪岑一有時間就去觀看。歡快的舞步,優美的樂曲,讓汪岑看了也想跟著跳,但又怕讓人笑話,隻好忍住。一天,汪岑又去看早班教跳舞,休息時,廠人事於偉和汪岑的電大同學趙靜華跳起了交誼舞,引起大家的好奇,因為那個東西已經好多年沒人跳了。以前,汪岑總聽母親說趙靜華的父母是她們單位的,因為跳舞走到了一起,現在看來趙靜華會跳交誼舞不足為奇。汪岑看到跳交誼舞其實很簡單,隻要二個人的腳步協調就行,於是汪岑開始對交誼舞產生了興趣。汪岑是個聰明人,什麼事隻要認真在心裏過一遍就會。她看著他們的舞步在心裏默念一、二、三,一、二、三,一會就學會了三步舞的節拍。
一過了一段時間,因為工作的需要汪岑轉到了另一個單位,並在那兒擔任車間技術員。在廠子組織的幹部新年聯歡會上,汪岑又看到了交誼舞者的舞姿。一些跳得好的幹部簡直是滿場飛,讓人眼花繚亂;有的跳的文明一點的,也是一對對的在舞池裏旋轉。汪岑看了有點躍躍欲試,怎奈自己不會跳,而且又是新轉來的誰也不認識,隻好坐在那當觀眾。
過了幾個月,汪岑被選為廠科協小組長,在科協的年會上又組織了舞會。汪岑的電大同學有一些也在這個單位,他們都是科協會員,也參加了舞會。他們象是有意想氣汪岑似的,一對一對的從她眼前走過,還不時的回頭衝她笑,讓汪岑坐在那覺得很尷尬。“一定要學會跳舞!”一個堅定的聲音在汪岑的心中重複著。
第二章、初識
汪岑天生男孩子氣,喜好和男孩子交往,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和他相識了,他就是汪岑她們車間保全的一個圓臉、皮膚較黑的男孩——黎敏。她們的相識,讓汪岑在跳交誼舞方麵出現了奇跡。
汪岑來到新單位不久,正趕上戰高溫結束,九月末廠子開始讓車間組織工人去旅遊,汪岑也跟車間的白班一起去了大連。汪岑所在的車間是一個500多人的大車間,包括運轉班和白班。白班又分為辦公室、雜修組和保全。因為去大連旅遊路途不太遠,而且又是車間拿錢,所以沒有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