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丫的,被扣工資(1 / 2)

李朝鑫本以為李章打人的事就這麼結了。可誰知道,自己寶貝女兒沒走多久,下麵便傳來一份聯名奏折,參的就是李章打人一事。若是一般人參奏,李朝鑫完全可以扔到一邊不予理睬。可這奏折上麵第一個人的名字竟然是當朝太師包穀生。

“李章怎麼也把他得罪了?”李朝鑫搖搖頭自語道。

其實,包穀生和李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但壞就壞在李章是範秋實的女婿。範秋實是誰?太子太傅,太子的教習老師,如果李章勢起,必然會加入太子一脈。到時候對三皇子的勢力而言,將會是一個不小的衝擊。所以包穀生在接到洛書等人的奏折之後,把自己的名字也加入進去,意在將李章排擠出官場。

當然,這本奏折如果隻是單純的告李章打了宋功林的事,李朝鑫也完全有理由應付,因為宋功林搶錢打人不對在先。但是,這本奏折上對李章為何動手打人的原因隻字不提,告的是他藐視聖人,在學舍重地,揮拳打人,有辱斯文,有失博士風範。

唐朝儒風鼎盛,對於藐視聖人的罪責,懲罰自然也頗為嚴厲。如果李章最終罪名成立,他不僅要麵對罷官的處境,甚至終身再難以步入仕途。這顯然不是李朝鑫所希望的。

……

第二天一早,在朝堂上,李朝鑫提起此事,頓時,低下的大臣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李章動手打人,雖然魯莽,但護徒心切,情有可原,不當受到重罰。另一派重申,打人雖然情有可原,但是在學舍授業之時打人,就是對聖人的大不敬(古代學舍一般都供有孔子的畫像),理應革去官職,永不舉用。

兩派爭執不休,李朝鑫有些頭疼,目光盯到一直都未曾開口說話的包穀生身上,佯裝問道:“包太師以為此事如何處置?”

“啟稟聖上。李章打宋功林,老臣想,沒什麼人會因為這個而怪罪他。”包穀生應承一聲,突然話鋒一轉道:“不過,聖人有言‘有教無類’,李章在聖人的畫像前毆打學生,不僅忘記聖人留下的訓導,更是給我大唐學風抹黑,讓天下學子寒心。所以老臣認為李章理當重罰,以儆效尤。”

“李章在學舍打人是有欠妥當,但年輕人嘛!年輕氣盛,我們也應當給予理解。”李朝鑫淡淡道。

“皇上,萬萬不可輕饒李章,如果天下年輕人都占著年輕氣盛,紛紛效仿,那這天下不要亂了套嗎?”包穀生不依不饒道。

李朝鑫眉頭微皺,心中有些不悅。他先前的話,明擺著是要放李章一馬,可是包穀生太不識抬舉,居然把話又頂了回來。

範秋實心中有些急,昨晚問李章時,他一個勁的告訴自己是小事,可現在看來,這事可一點都不小。如果包太師真的逼皇上治李章的罪,那他的前途隻怕會毀於一旦。

“皇上,李章說到底也是老臣的徒孫,老臣也想說兩句。”早朝上極少開口的卓文舉,突然站出來道。

徒孫?一時很多不知此事的大臣都愣住了。剛才還極力勸說皇上治李章罪的大臣,現在心裏腸子都悔清了。卓文舉是誰?幫助皇上奪取大寶,穩定江山的人。在大唐,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