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愛情是什麼?如果單從字麵上理解,應該可以這樣解釋,愛情就是愛一個人的那種感情。激情和熱情。在那個以樹葉遮體的遠古原始時代,這樣的解釋應該是很貼切的。隨著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日新月異,時間賦予愛情更多內涵。於是,人們開始對愛情迷茫起來,愛情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謎。從巴爾紮克。莫泊桑。雨果?,到中國的李清照。巴金以及近代的瓊瑤,都在試圖解釋愛情究竟是什麼,人們仿佛找到了答案,可在自己追逐愛情的時候依然困惑迷茫。不停地追問愛情究竟是什麼,愛情是什麼?
從生物醫學的角度解釋,愛情是性激素不斷分泌後的副產品,小小少年是不知道愛情為何物的,他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對男孩女孩的唯一區別就是一個站著尿一個坐著尿。隨著歲月的流逝,性激素分泌的不斷加快,他們就到了一個我們稱之為情竇初開的年齡,於是就知道有一個叫愛情的東西,攪得他們徹夜不眠碾轉反側。在內心深處有一個異性在不斷閃啊閃的,很渴望和他(她)在一起,那種感覺朦朦朧朧的帶有一點青澀的味道但很幸福,他們羞於把這種感覺與別人分享又痛苦於這種感覺隻能藏在內心深處的角落孤芳自賞。他們開始寫紙條,學著在老師的眼皮底下當間諜(同學之間是心照不宣的),被老師抓住的時候痛並快樂著。這時候他們的愛情純得象蒸餾水,心無旁顧一心一意地愛著對方,仿佛他們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謂隻羨鴛鴦不羨仙。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很多其他的不確定因素,他們很少(幾乎沒有)能走進婚姻的殿堂。這份初戀的感覺就伴他一生一世永遠無法抹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每每回憶甜蜜依舊。為什麼初戀的感覺是美好的(公認)?因為初戀不帶任何附加的東西,就是憑感覺而起,喜歡了就愛了,隻要雙方一對上眼,一場轟轟烈烈的至死不渝的愛情話劇就隆重上演了。羨傻了多少旁人啊!同時演繹了多少的愛恨情仇。
再大一點的時候愛情就不是這樣了,內心深處會附加很多的條件,有些甚至是潛意識的。身高,年齡,長相,工作甚至工作單位,有房車否等等一大堆條件(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常想對方究竟愛我有多少,愛我有多深?為我付出了多少?很少想我愛別人有多少,有多深,我為別人付出了多少?它們在這些事情上斤斤計較,為男朋友隻送一朵玫瑰花而痛哭流涕鬱鬱寡歡,為女朋友沒為我織過一件毛衣而麵露溫色耿耿於懷。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纏纏綿綿直到無法忍受而各奔東西。於是就開始懷疑愛情,詆毀愛情。他們不相信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不相信梁山伯與祝英台演繹的千古絕唱。隻覺得自己很受傷,傷到無法愈合。常常撥開傷口展示給別人,看:我被愛情傷得有多深傷得有多痛。告誡別人千萬別相信愛情。愛情是魔鬼的化身。把自己關在愛情的大門之外。不反省自己的愛情基礎是不是牢固,不檢查自己是否愛對方至心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