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率兵隱藏在樹林後,便隔著樹枝放眼遠眺敵營:
敵營營寨足有兩人多高,營寨的四周,各種防禦措施到位;
營寨的各寨門處,都設置了鹿砦、拒馬樁等設施;
而在鹿砦及拒馬樁的前後,都設置了壕溝;
再仔細看,還能看到在寨牆上,掛著一些細繩,並在細繩上布滿了鈴鐺;
在營寨的每個寨門處,都有十個固定守衛;
在營寨的外麵,有一隊隊的巡邏在不停地穿梭;
在營寨外麵的一些大樹和大石後,還隱藏著一些暗哨。
這看起來確實是防衛森嚴啊!
不過,高順又覺得有些奇怪,既然是防衛森嚴,那為什麼那些隱藏的暗哨會留出一些蛛絲馬跡讓自己看到呢?並且,那些寨牆上的鈴鐺不是應該掛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嗎?
這明顯是故意做出來給人看的嘛。
同時,高順也發現,正如郭顯所,涼州聯軍營寨內出奇的安靜,根本就不像是有十餘萬人駐紮在裏麵的樣子。
高順立即讓將士們擂鼓呐喊。
頓時,沉悶的鼓聲便遠遠地傳了出去。
高順向涼州聯軍營寨內看去,發現營寨的守衛隻是四下張望,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動作。
這時候,高順已經有八成相信涼州聯軍已經撤退。
為了更好地確定自己的猜測,高順折了一些樹枝擋住身體,又往前摸近了些。
接著,高順取出隨身弓箭,並在箭矢上綁上一些較寬的樹枝,然後將箭矢射向寨牆上的鈴鐺。
箭矢在掉落地上的時候,樹枝便拂過寨牆上的鈴鐺。
聽到鈴鐺聲,高順看向涼州聯軍營寨寨門,隻見那些守衛驚慌失措地到處亂竄,卻沒有兵馬追出營寨,甚至出來查看究竟出了什麼事的人都沒有。
這時,高順徹底相信,涼州聯軍已經撤走了。
見高順回來,一個將士便問道:“將軍,敵軍營寨內這麼少人,咱們幹脆衝進去將他們全部消滅!”
“千萬不能,咱們必須要抓緊時間回去向主公彙報,咱們可不能因為要斬殺這百餘敵人而耽誤時間,讓涼州聯軍逃遠!”
高順留下數十人繼續守在樹林裏,緊盯涼州聯軍營寨的情況,而他自己則帶著其他的人返回蕭關彙報。
蕭關關頭上,郭顯遠遠地就看到高順等人回來,麵現驚訝之色:“這高副將是怎麼回事啊?他怎麼隻帶了一半人回來,不會是和涼州聯軍拚殺去了吧?”
這時候,郭顯隻想高順也是犯了錯誤,才能掩蓋住他的失誤,將他失誤的影響後果縮。
“郭若常,休得胡言,高副將隻帶一百騎兵,怎麼可能是去和涼州聯軍拚殺呢?他不會那麼不知輕重的!”樊稠大聲喝斥著郭顯。
但任誰都能聽出來,樊稠雖然是喝斥郭顯,但實際上也是在懷疑高順。
華雄的命令隻是叫出去打探消息,可不是去打仗啊,不能將消息及時帶回來,那是會錯失殺敵良機的。
而華雄聽了郭顯和樊稠的嘲諷,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因為華雄知道,將高順放在守關副將的位置上,肯定有些人會不滿的,這隻能慢慢協調了。
現在華雄最關心的,還是涼州聯軍究竟有沒有撤退。
華雄寧可相信母豬會上樹,也不會相信高順會自作主張做出一些偏離命令的事出來,特別是影響大局的事。
至於賈詡,對旁人的議論毫不在意,他看見高順隻帶一部分人回來,便意識到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高順到了關隘下麵,還沒進關就高聲叫道:“主公,涼州聯軍已經撤走了!”
“不可能!”郭顯條件反射般地就脫口而出。
消息錯誤對他來意味著什麼,郭顯很清楚。
華雄回過頭冷眼看了郭顯一眼,並沒有話,他要等高順回來問清楚情況再下決定。
聽了高順的彙報之後,華雄回頭大喝一聲:“郭若常!”
此時的郭顯,也知道自己打探的不夠細致,沒有識穿敵人的計謀,猛然雙膝跪地:“主公啊!末將下次再也不會犯這種錯誤了!”
這時,樊稠立即幫郭顯求情:“主公,郭顯雖然帶回錯誤的消息,但那也是無心之過,大戰在即,不如讓他戴罪立功吧!”
“主公,郭將軍確實是無心之過,在那種情況下,如果是末將在郭將軍之前去的話,不定也沒有發現端倪!”高順也對華雄道。
華雄對高順的態度頗為滿意,點了點頭。
華雄回過頭來,麵向郭顯:“郭若常,既然大家都為你求情,這次就讓你戴罪立功,將功贖罪吧,不過,下不為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