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順還在思潮翻湧的時候,段煨的聲音突然響起:“行刑!”
段煨話音落下之後,就有二十多個親衛提著砍刀,走向陷陣營士卒。
高順看著這些為了救他,馬上就要被斬首的陷陣營兄弟,心中覺得十分慚愧,猛地大吼一聲:“且慢!”
段煨側頭看向高順:“高伯平,你又想怎麼樣,我家主母已經饒了你的性命,你不要不知好歹啊!”
“不,高某願意用自己的項上人頭,換取他們的性命!”高順臉色毅然。
“高將軍,我們這些無名卒,生命如螻蟻,死不足惜,但將軍卻是千金之軀,千萬要好好保重啊!”陷陣營士卒齊聲道。
段煨見他們爭來爭去,心中也頗為不耐煩:“高伯平,你本是該死之人,哪有資格談條件,這是你想換就能夠換的嗎?”
“那段將軍要怎樣才能放過高某手下的這些兄弟?”高順思慮了片刻,便抬頭望向段煨,如果能救下這些兄弟,他寧願自己死。
這時候,一直在旁邊沒有離去的貂蟬看著高順:“如果高將軍能夠歸順我夫君,那應該就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流血了!”
見貂蟬又提起歸順的事,高順當即就沉默了下來,他現在腦海裏有兩個聲音在不停地左右著他:
一種聲音是絕對不能背叛主公;
另一種聲音是千萬不能讓手下的這些兄弟為了自己而白白犧牲性命。
可這個時候,段煨並沒有耐心讓高順仔細琢磨,再一次舉起右手。
早已作好準備的親衛便高舉大刀,隻等段煨一聲令下,便會將他們手中的大刀揮向陷陣營士卒的脖頸。
看著手下的這些兄弟馬上就要死在自己的麵前,高順再也無法鎮定,糾結地大叫一聲:“我!我願降!”
———
幽州的公孫瓚,在和華雄的使者商談過之後,便有心收服以前被袁紹占領的地盤。
起初,公孫瓚害怕出現什麼意外,便牛刀試,隻率幾千兵馬襲擊薊縣。
在進一步確定袁紹被牽製在潼關以後,公孫瓚便開始大舉攻打袁紹的地盤。
沒用多少,公孫瓚不但收複了他之前被袁紹搶占的地盤,還占領了翼州的中山國和河間國。
然後公孫瓚再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自己率領,從巨鹿郡攻向鄴縣;而另一路則由部將田楷偕同劉備經清河郡揮師鄴縣。
袁紹最先在接到公孫瓚攻打薊縣消息的時候,覺得公孫瓚對他威協不大,便隻派了他的兒子袁譚前往應敵。
這個時候,攻破潼關,挾持漢獻帝,才是袁紹目前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但是,當袁紹接到巨鹿、清河告急的消息後,他就徹底慌了!
袁紹當場就召集麾下謀臣、將領議事,經過一番討論之後,袁紹采用了許攸的建議,從潼關撤兵攻打公孫瓚。
在袁紹撤兵後不久,曹操也接到張邈聯合呂布攻打兗州的消息,曹操不得不暫停攻打潼關。
而攻打武關的袁術,在損兵折將之後,仍然沒有絲毫進展,正自焦頭爛額時,卻突然聽袁紹從潼關撤兵了。
袁術覺得自己已經在袁紹麵前占了上風,便接受主簿閻象的建議,欣然退兵。
———
頻頻接到袁紹、曹操、袁術等諸侯退兵的消息,華雄稍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接下來,華雄就是考慮怎麼攻打涼州聯軍的事情了。
但這些,華雄一直感到心緒不寧,但潼關、武關危機已經解除,華雄始終想不到,到底哪裏會出現問題。
不過,當長安城的信使到來後,華雄便知道了答案。
華雄想道,自己應該要回一趟長安城,處理高順的事。
但究竟應該先掃除涼州聯軍之後再回長安城,還是現在就立即回長安城,華雄一時拿不定主意。
後來,和軍師賈詡商議之後,華雄決定先回長安城。
簡單收拾了一下行裝,華雄便帶著一隊親衛往長安城趕去。
華雄在回長安城的路上,一邊走一邊就在琢磨:
這高順一直都不願意歸順,現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勉強答應,應該不是真心想歸順自己,這樣留著他又有什麼意義呢?
唉,回去看看再吧!
華雄回到府上,便將相關人員叫到大廳,共同商議高順的事情。
待大家都到了之後,華雄用手指敲擊著桌子,一句話也不,氣氛顯得有些沉悶。
過了好一會兒,華雄才滿臉微笑地看著高順:“伯平,你現在是真心歸順本將軍嗎?”
高順低頭想了一下,然後抬起頭來:“高某一言九鼎!”